汴京城的小官家,最重信譽。
特別是錢幣上!
所以,在今年的新鐵錢出來,那位陛下就已經有意,想要在熙河以舊換新。
用新鐵錢,回購民間的舊鐵錢。
只是奈何當時因為種種原因,未能施行,所以就只能新舊鐵錢并用。
如今,時機終于成熟!
熙河路各州,這數十年來鑄造的鐵錢,少說也有千萬貫!
官家已有旨意,全部回購!
并用這些鐵錢,與黨項人贖買被強征、強擄之羌部民眾。
如此一來,朝廷的鐵錢有了信譽,百姓將樂于使用。
而舊鐵錢也沒有浪費,它們將涌入西賊國中,推高西賊國內物價。
最重要的是——這些舊鐵錢,還能為熙河帶來大量勞動力。
同時也可向諸羌部宣示——大宋天子的雨露恩澤,并未遺忘他們!
可謂是四贏!
只是,這些事情,向宗吉不會與王大斧說。
王大斧聽著,釋然的點頭。
汴京的官家嗎?
那確實是個好官家!
聽說是愛民如子,以百姓衣食為先!便連他在這熙州,都聽說這位官家的仁圣名聲。
于是,王大斧道:「俺知道了!回去后,俺就去收錢。」
這是送錢給他用。
王大斧記得,當初他率軍離開南關堡前,南關堡本地的新錢和舊錢的兌換比就已是三比一了。
三枚舊錢,才有可能換一枚新錢。
而如今朝廷卻要回購民間舊錢,而且是一比一的兌換比。
這其中套利空間,不可想象!
不過……
王大斧想了想,對向宗吉道:「鈐轄,俺這個人有點笨……所以,有個笨想法……就是怕污了鈐轄的耳朵……」
「嗯?」
「俺想用新錢按朝廷的法度,與俺田上的雇工們換錢……」
「這樣,他們才會更勤勉……」
「而且,這些人手中的舊錢也不多……」
王大斧記得他弟弟大槍,當初在汴京城的堆垛場給人抗包的時候,時常掛在嘴邊的口頭禪就是:給多少錢,干多少活!
那些雇主們誰要是壓工錢、扣工錢。
那類似他弟弟這樣的人,就會馬上讓這雇主什么叫江湖險惡。
左右他們也是爛命一條,根本不怕與那些穿綢衣的商賈好勇斗狠。
向宗吉聽著,眼睛漸漸亮起來。
然后他看向王大斧,道:「大斧,果真是俺的福將啊!」
「若無大斧,俺險些因小失大!」
「俺須得立刻將此事告與國舅爺!」
熙河的棉莊,歸根結底批了一層雇工制的皮。
有這塊皮在就得講些吃相,就得適當讓利,提高雇工們的積極性與歸屬感。
免費閱讀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