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趙煦,為何要將這些家伙往偏遠軍州貶的緣故了。
想了想,趙煦就決定回頭,批點錢去南川縣。
好歹讓王巖叟的學校能有個模樣。
同時,也算是給他一個機會。
若他真能在教育事業上,做出成績來,趙煦倒也不是不能起復。
當然,御史或者重要職務是別想了。
但到國子監里為官,或者參與國家重要典籍編纂工作,還是可以的。
看到王巖叟,趙煦難免就想起了劉摯和孫覺這兩個同樣被他貶黜的激進派。
于是問著身邊馮景:“馮景,去吏部問問,秀州判官劉摯、施州知州孫覺,自到任后都在做什么?”
“諾!”
……
當天傍晚,趙煦回到保慈宮的時候。
兩宮已在等著他了。
“官家明日就十二歲了……”太皇太后拉著趙煦的手道:“古者為舞勺之年,可學詩禮頌。”
“而官家是天子,明日之后,當要學習主持宗廟祭儀,奉養祖宗神靈,背負社稷了。”
向太后也道:“是啊,六哥明日之后,就將為我大宋少君了。”
“吾與太皇太后已經商議過了,待到明年,六哥就要多多參與朝會,不可再如如今這般,因貪早睡,不與朝會了。”
趙煦連忙拜道:“太母、母后,臣還年幼,乞與寬限……”
“這宗廟祭儀,臣可以學。”
“但朝會的話,臣恐怕還難以參與。”
大宋朝會,雖然已淪為禮儀性質居多的場合。
但,還是有些非人類。
趙煦若要參朝,一般四更天就得起來,然后與一幫大臣,頂著熊貓眼在那殿上枯坐大半個時辰。
這對已經習慣了現代生活節奏的趙煦來說,實在無法接受。
將來他親政了,他是肯定要改時間的。
最起碼,也要將朝會時間挪到辰時。
向太后道:“六哥,此乃朝中群臣之請……”
“群臣皆言:成王年十二,周公負成王升殿,與宗廟祭儀,并與朝政諸事……”
準確的說,這是都堂、六部大臣還有三衙將帥們的共同請求。
“若六哥不允的話,嗣濮王、大宗正與同知大宗正,恐怕得去景福宮先帝神靈面前謝罪了……”
對大臣們來說,現在的兩宮聽政,他們是多少有些不耐煩了。
同時,朝野也有議論,將章獻明肅故事拿出來說事。
話里話外,都是擔心兩宮聽政會與章獻明肅一樣,將權力把持到死。
這……
誰受得了?
宰執們立刻亞歷山大!
這壓力也同時傳導到了大宗正趙宗晟和同知大宗正趙宗景以及嗣濮王趙宗暉的身上。
于是今天早上,嗣濮王趙宗暉、大宗正趙宗晟、同知大宗正趙宗景一起入宮,與兩宮商議。
話里話外,都是讓兩宮進一步放權,以安定內外人心,以免"朝中人心多思"。
還說什么"方今天子神圣,有類成王",假若不能和成王一樣的話,那么他們這幾個人,就只能去景靈宮,到英廟和先帝神靈御容面前長跪不起了。
這其實就是警告——不要學章獻明肅。
你們把握不住的!
言下之意其實也是在勸兩宮要體面。
別和慈圣光獻一樣,鬧到不體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