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這個原因,所以熙寧初年,趙煦的父皇才特意推恩米芾,將其提拔為秘書省校書郎。
這也是米芾可以到處浪,而不需要有任何壓力的背景。
見完參與今年館閣試的大臣,隔日,三月乙未初七。
趙煦又在紫宸殿后殿,接受了今年參與閤門試的武臣、勛貴、外戚子弟。
所謂閤門試,顧名思義,就是選拔閤門通事舍人的考試。
只要通過了這個考試,就可以在閤門司內任職。
運氣好,甚至可以擔任閤門通事舍人,甚至是知閤門、知通見司等皇帝左右近臣。
所以,閤門試也被認為是武臣的館閣試。
只要通過了,從此平步青云不在話下。
自然,主持閤門試和館閣試一樣,都是皇帝的權柄。
外人是不能沾染的。
也就是過去兩年,情況特殊,由兩宮權同攝之。
但從今年開始,無論是館閣試,還是閤門試,趙煦都得參與進來了。
作為新君第一次直接參與的閤門試,樞密院方面,還是很用心的。
放了不少邊臣子弟進來。
比如說,河東的折家、熙河的姚家、王家,甚至是包家,都有人被選中來到京城參與閤門試。
當然了,閤門試的主力,從來都是諸在京外戚、勛臣弟子。
今年也不例外,參與閤門試的三十多人里,有超過二十人是在京外戚、勛臣的弟子。
這很正常!
因為閤門試的規則,就是選年輕、有為之武臣,以充國家武臣后備。
而年輕、有為的標準怎么評?
自然是一看年齡,二看資序了。
這誰能比得過,這些含著金鑰匙出生的衙內?
人家還在襁褓里,就已經有官身了!
許多人起點就是其他人的終點!
等到考核結束,今年中選閤門試的名單也出爐了。
三十余人參選,最終十人獲選。
而在這十個人里有八個是衙內!
且這些人,一天兵都沒有帶過!一次戰場也沒有上過!
趙煦看到名單時,整個人都沉默了。
他全程觀摩了閤門試的過程,自然知道,這個結果是絕對公平公正的。
但,規則就是如此。
大宋閤門試,并不比什么兵法、韜略,也不拼什么戰法、戰術、帶兵。
比的,是最簡單的,也最基礎的東西射箭和武藝。
其中射術占的比例很大!
在宮里面打固定靶這不就是貴族運動嗎?
這樣一來,苦哈哈出身的邊塞小武臣,如何是在汴京城里養尊處優,日夜操練自己的射術的勛貴外戚們的對手?
這就叫在規則內的公平!
是不是很眼熟?
眼熟就對了!
就是,通過這種辦法選拔出來的閤門武臣,基本上都上不得戰場。
趙煦對此,也沒有什么太好的辦法。
只能是先適應著,等將來改。
當然,在改的過程中,他也可以利用皇帝的特權,繞過閤門試的程序,直接塞人進來。
閤門試的第二天,三月庚申初八。
趙煦在兩宮簇擁下,于崇政殿上,接見了今年新除的中樞官員。
在這些人里,有三個人是比較惹人眼的。
新除中書舍人劉攽、新除左諫議大夫梁燾、還有就是新除工部郎中、權管勾元祐渾運局公事韓公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