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熙河節省出來的錢,可救天下無數百姓!”
這正是他和他的同門說服自己的理由。
包綬點點頭,道:“受教了!”
他想起了老泰山臨行前對他的叮囑:“綬啊!汝父清正一生,恩澤蒼生”
“汝切記,勿墮汝父聲名,此去當為天下,為百姓,為社稷做事!”
老泰山的殷殷教誨,猶在耳畔。
包綬閉上眼睛,在心中下定決心。
他既在這里為官,必為這里的百姓做些事情!
無論如何,都要做些事情!
且先從教育開始吧!
他相信,只要現在熙州的那些羌狄豪族,讀了圣人書,知道了禮義仁恕,那么現在的種種亂象,可能就會完全改變。
元祐二年三月甲子十二,汴京城,又是一個艷陽天。
趙煦走在御花園中,看著炎炎烈日,炙烤著的花園,他也是嘆息起來。
自入三月以來,這老天爺,又開始折騰。
已是連續十日未雨!
朝臣們頓時想起了去年的那場,遍及大半個大宋,并使大運河幾乎斷航的超級大旱。
一個個瑟瑟發抖起來。
但大臣們還沒急,大和尚們就已經急了。
一個個ptsd發作,渾身發抖。
正月才從淮南回來的金總持,在聽說了朝廷正在討論可能發生的旱災后,第一時間就上書趙煦,請求陛見。
“這大和尚,也真是的!”趙煦拿著金總持的上書,走入這御花園的涼亭,坐了下來:“朕有這么可怕嗎?”
雖然說,他去年對大和尚們下手是挺狠的。
京城寺廟的所有質庫,包括大相國寺的質庫,統統被他聯合外戚宗室勛臣給吞掉了。
不僅僅吞掉了他們的質庫。
還順手利用探事司和汴京新報,對這些質庫前期的調查,將那些主持和負責質庫的大和尚,統統收編了。
各質庫里,管賬的、聯絡的,也都沒有放過。
相當于一口氣把質庫連產業帶渠道帶銷售,統統吞掉。
現代的三哥,直呼內行。
當然,趙煦是絕不會承認的。
因為他起碼給大和尚們留了三成干股!
“馮景!”趙煦對著跟在自己身邊的馮景吩咐一聲:“且派人去趟開寶寺,安撫一下三藏大師”
“叫大師不要擔心,佛門清凈之地,不會有外人打擾的!”
“諾!”馮景領命下去。
趙煦慢慢的靠到涼亭的圍欄上,看向花園中在日頭下漸漸盛開的各色鮮花。
他知道的,今年依舊是旱年。
只是災情會比去年輕,不會出現大運河斷航的極端情況而已。
這就是農業社會的古代中國現實。
洪澇干旱,周期性的循環往復。
老天爺真正賞臉,風調雨順的年月,自有文字記載以來,就沒多少年頭。
何況,大宋運氣不好,剛好碰到了地球氣候的周期性變動。
名曰小冰期的詛咒,已經降臨。
證據就是,如今的北方,已經沒有了野外的梅樹了。
大唐時代,梅花開滿長安城的景象,將一去不復返。
氣候將越來越冷,自然災害也將越來越頻繁。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