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說,愚民,不識大義,鼠目寸光,也就這麼點格局了!
“恩相……”李常道:“潞州距離汴京,快馬不過三日路程……”
“如今,恐怕宮中敕書,將抵潞州……”
“那崔平叔沒幾日,就可能奉詔回京了……”
呂公著點點頭:“敕書是丁亥日降下,最快,可在已丑日抵潞州……”
“要改變圣意,也就這幾日時間了……”
等崔臺符進了京,到了刑部就任,那就生米煮成熟飯了。
一切都不可更改!
“那……”李常問道:“恩相,打算如何作為?”
呂公著吁出一口氣:“且先看看吧!”
“老夫,已經盡了身為宰相的義務。”
“接下來,就該是元老,尤其是太師,為社稷盡忠了!”
“然后,還有都堂那幾位相公!”
“若老夫沒有記錯的話,當初,寫遷崔臺符于外詔書的人,就是鄧溫伯!”
那時,學士院里就一個鄧潤甫。
新的翰林學士曾布,剛剛結束守孝,還沒有來得及上任。
而呂公著記得,當時,寫給崔臺符的敕書文字,鄧潤甫用詞可不好!
現在,崔臺符要回京。
鄧潤甫還能坐得住?
……
第二天,元佑二年四月庚寅(初九)。
早上,趙煦正睡得香甜時。
他聽到了一陣低聲的呼喚:“大家……大家……”
趙煦睜開眼睛,看到了馮景的身影。
而在帷幕外,還有著郭忠孝的身影。
趙煦頓時知道,可能是出了急事。
于是問道:“發生了何事?”
帷幕外的郭忠孝,頓時跪下來奏道:“陛下……”
“方才蘇州有急腳馬遞入京,將蘇州走馬承受公事馬幽之實封狀,送抵通見司……”
“臣不敢拖延,既來見陛下,呈奏以聞!”
趙煦立刻坐起身來:“蘇州?走馬承受馬幽的實封狀嗎?”
他嘆息一聲,已經能猜到了一些,便道:“且拿來與朕看……”
“諾!”郭忠孝再拜,將一封用火漆封的嚴嚴實實的實封狀,呈遞在手上。
馮景走出去,接過那實封狀,呈遞到趙煦手中。
趙煦接過來一看,就嘆息一聲:“唉……”
“不意國家今日竟失了一位長者!”
然后,他就將馮景喚到面前,說道:“馮景啊,汝親自替朕走一趟章相公的府邸,慰問丶告慰相公家人,順便代朕表達哀思!”
“再讓學士院制詞,依故事追贈相公之父官爵!”
郭忠孝送來的,是來自蘇州的訃告。
根據蘇州走馬承受公事馬幽報告:致仕丶銀青光祿大夫章俞于元佑二年三月庚辰(28))于蘇州章惇兄弟為他購置的宅邸內與世長辭,享年八十九歲。
章俞的離世,意味著章惇需要立刻卸下在廣西的差遣,回鄉守制服喪。
這士大夫的義務與責任。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