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蠟這種商品,在沒有工業制蠟前,只能依靠各種天然原料制蠟來獲取。
譬如,現在最頂級的蠟燭,是用產自福建丶荊湖南路丶廣南東路等地的原始森林中白蠟樹上寄生的白蠟蟲制成。
這種蠟燭,每一條都價值不菲!
連皇宮都用不起!
只能是用在景靈宮里。
相對廉價一些的是用蜂巢的蜂蠟來制蠟。
但,自然界哪來這許多的蜂巢?
所以,市面上的大多數蠟燭,都是用烏桕子制蠟。
這種蠟燭雖然便宜了一些,但依然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一條上好的蠟燭,市價在四百文,差一些的也要一百五十文到兩百文。
所以,除了權貴,便是一般的官員,晚上也只能點油燈。
這麼貴的蠟,用到紙上,加上人工成本,會讓紙張的價格飛上天際的。
趙煦想到這里,想起了近現代的石蠟法制蠟。
但石蠟法用的石蠟,是石油生產的副產品。
而如今的大宋,只有陜西的延州有可供開采的石油資源——記錄和發現并命名石油的人,就是趙煦面前的沈括。
想到這里,趙煦就問道:“沈卿,朕聽說愛卿舊年知延州時,曾在當地發現了一種有趣的東西,卿將之命名為『石油』?”
沈括頓時挺起胸膛來,頗為自豪的答道:“回稟陛下,確有此事!”
“臣自蒙恩起復后,曾寫信與知延州臣劉昌祚,與昌祚商量,將延州之『石油』制成墨錠,販與四處……”
“今汴京,亦有此延州墨!”
這可是他的政績!
延州墨的出現,讓延州多了一種暢銷的商品。
也讓他的名聲,在士林中有所改觀。
趙煦問道:“卿是否可以嘗試用那『石油』制取出蠟呢?”
若是成功的話,相當于掌握了一種新的短期內的壟斷性資源。
石蠟法制出的蠟,在顏色丶光澤以及其他性能上,應該和其他方法制出來的蠟有著區別。
這就更能提升交子的防偽性能。
同時,趙煦也想起了另一種可能的潛在蠟原料的來源——大型鯨類!
可惜,大宋的近海海域,大型鯨類比較少。
要大量捕獵大型鯨類,就須得去朝鮮半島丶日本海以及靠近北極圈的海域!
而目前大宋的航海技術和船舶技術,并不具備遠洋航行能力——是,大宋的船只,現在可以去東南亞,甚至遠航印度洋,去天竺丶大食。
但,其實都是沿著海岸線航行。
不止大宋的船只如此,全世界都是這樣。
想要實現遠洋航行,尤其是深入風暴頻發的寒冷水域。
大宋的航海丶造船技術,還需要繼續攀科技樹。
反倒是北方的遼國……
考慮到遼人,如今已經控制了高麗到日本的航路,甚至登上了日本。
趙煦頓時一驚!
因為他發現,遼人可能比大宋更容易點開捕鯨的技術樹。
這就有些麻煩了!
要知道,鯨油可是工業革命前后,最重要的原料!
不過,好像擔憂也沒有用。
遼人若真的開始捕鯨了,目前的大宋也沒有能力制止。
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