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想著,趙煦就多少有些心不在焉了。
他淡淡的問著沈括:“愛卿,此紙的成本,如今幾何?”沈括答道:“奏知陛下,舊交子所用褚皮紙每張約需五文,今率用填粉法,其價較之過去,每匹要加多兩文工費!”
趙煦點點頭。
七文錢一張的紙,在大宋算是很貴的高檔用紙了。
像是一般的書籍用紙,一百張也就三十文錢上下。
平均每張不足零點一八文。
這主要是因為唐代以后,造紙技術開始突飛猛進,大規模手工造紙開始普及。
這使得,哪怕是高檔的皇家用紙的成本,也在急速下降。
不說現在了,就算是在五代,紙的成本也已經大量下降了。
南唐的李煜,曾經造過一種昂貴的宮廷用紙——澄心堂紙。
此紙『滑如春冰密如繭』,因為質量極高,不怕蟲蛀,備受文人士大夫追捧。
梅堯臣曾經得到兩軸,將之當成寶貝一樣珍藏,輕易不示人。
那麼,這麼昂貴的上等宮廷紙,市價幾何呢?
南唐的官方曾經有過命令——百金不許市一枚。
這里的百金,不是白銀,也非黃金,而是銅錢。
所以,在南唐,一張澄心堂紙的市價是一百錢以上!
其成本肯定是低于百錢的。
換而言之,澄心堂紙的成本最多幾十文。
這也符合趙煦的認知。
因為大宋宮廷用的元書紙以及宣麻拜除用的黃麻紙,每張造價,不過二十文。
這還是過去的成本。
自沈括接手了專一制造軍器局后,趙煦將在京造紙務和大內造紙務,統統并入專一制造軍器局。
通過降本增效,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生產效率,搭配著汴京新報和汴京義報的大量刊行,攤薄造紙成本,到現在,宮中用紙的成本已經降到每張十文以下。
這可是最頂級的紙!
放下手里的紙,趙煦繼續問道:“油墨和印刷方面,卿可有什麼新的想法?”
沈括答道:“回稟陛下,臣奉旨與油墨司丶版印司等有司官員丶大匠,日夜鉆研,如今已有些頭緒了……”
說著,沈括就向趙煦介紹起,新的油墨丶印刷技術。
還是得益于汴京新報與汴京義報的刊行。
使得相關技術,可以得到大量實踐丶印證與發展。
于是,版畫技術,開始出現。
加上大宋本來就有的套色印刷術,使得大宋的印刷技術,得以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領域。
反應到汴京新報和汴京義報上,就是今年以來,這些小報的字跡更清晰了,圖畫開始出現,同時多種顏色與字體開始應用。
這已經很接近歐陸中世紀的古登堡印刷術的領域了。
只等金屬活字技術成熟,大宋版的古登堡印刷機,應該就會問世了。
至于油墨方面,進步也很大。
在長時間的實驗和反覆驗證丶實踐下,各種油墨被不斷的實驗丶疊代,以尋找出更好的印刷用油墨。
如今已經出現了幾種遠超過去的油墨,再觀察一陣,就可以選出其中最好的油墨,用于交子印刷。
按照沈括的說法,只要趙煦批準,他立刻就會準備試印刷。
等試印刷結束,他將樣品送入宮中審核。
只要沒有問題,就可以進行新的交子印刷,正好可以用來發行新一批的交子。
趙煦聽完沈括的報告,勉勵了他一番,同時下詔,厚賞了相關人等,同時還許下諾言,只要這次的交子印刷成功,那麼他還會對有功官吏丶工匠有重賞。
在爬科技樹方面給自己做出貢獻的人,趙煦從不吝嗇封賞。
不止給錢丶封官,還會降詔,對一些關鍵技術官僚和工匠,封妻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