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他的為官奢侈,用度無節一樣。
然而,任何事情,都會矯枉過正。
蒲宗孟的這個人設,也是一般。
嚴抓治安,對盜匪一刀切的進行嚴打,就意味著很容易出現冤假錯案和用刑過度。
所以,蒲宗孟在這方面的記錄,只能說毀譽參半。
喜歡他的,喜歡的很,恨他的恨之入骨。
而趙煦看中的,也正是蒲宗孟在治安方面的成就。
現在的大宋啊……
治安問題,確實是要抓緊了!
因為,想要發展資本,就需要有好的營商環境。
怎么能出了大城市,就看到一窩一窩的盜匪,到處【劫富濟貧】,乃至于出現梁山好漢呢?
必須重拳出擊!
讓好漢們去他們應該去的地方。
比如說交州、熙河!
可這事情是得罪人的,一般人是不愿意干的。
也就只有蒲宗孟才愿意,且心甘情愿的去做。
至于趙煦?
他是寬仁天子。
當然不能沾這個!
反正,蒲宗孟要是搞砸了,那就獻祭他——朕還是個孩子!都是被奸臣蒙蔽了!
所以,趙煦略過蒲宗孟,看向另一側的錢勰。
錢勰是昨天降旨,自中書舍人,進翰林學士的。
這位吳越王的六世孫,在葉康直案前后,因為站隊正確,立場堅定,且堅決貫徹落實上意,于是他的投機,得到了豐厚的回報。
翰林學士!
自錢惟演和錢易后,錢家又出了一個翰林學士!
就是,不知道他是否會和錢惟演一樣,慢慢的飄了,然后卷入皇室內部的斗爭中,最終只能黯然離京?
趙煦想著,就對錢勰道:“學士昨日的辭免表,朕已經看過了……”
在大宋,朝廷除拜重臣,循例被除拜者都是必須象征性的上表辭任的。
就像罷免,皇帝需要象征性的慰留。
百五十年來,只出過王安石這一個例外——王安石拜相,沒有推辭,直接就接了旨意。
其辭相也同樣沒等慰留,上表后就直接走了。
錢勰聽著,立刻就道:“微臣才疏學淺,德行微薄,方在中書,已顯吃力……”
“豈敢望翰林華選?”
“況方今天下,文章之士,多如牛毛,才情絕高者,不知凡幾……”
“故陛下厚愛,臣實慚愧,伏望陛下收回成命,另擇賢能……”
趙煦聽著,雖然知道錢勰是在虛應故事,但還是點了點頭。
因為錢勰說的對!
論文章,論才華,錢勰在如今的大宋,別說前十了,前二十都夠嗆!
旁的不說,單單是一個蘇軾的存在,就足以讓其他人,望而生畏。
在蘇軾沒有拜翰林學士之前,其他任何人進拜翰林學士,都得掂量掂量,自己能否經受得住當代文人的拷打和后人的評價?
這是今年出現的趨勢。
因為蘇軾的官階到了可以進拜翰林學士的最低要求。
三月,朝請郎知登州蘇軾,因政績斐然,朝廷降旨嘉獎,蘇軾自朝請郎【正七品】遷朝奉大夫【從六品】,館閣貼職,自直集賢院為直龍圖閣,正式躋身為大宋重臣序列。
于是,蘇軾成為了所有想要成為翰林學士的人的攔路虎。
只要蘇軾一天還沒有成為翰林學士,那么,其他所有新除翰林學士,都會心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