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數百、數千、數萬人及其子孫后代,能衣食足,于是知榮辱……倉稟足,然后知禮儀……”
然后……
一堆的私生子!趙煦記得,在現代的史書上,趙佶那個混賬身邊的大貂鐺梁師臣,就一直對外宣稱,自己是蘇軾的兒子。
就是要給這內池沼中那些不識好歹,不知死活的魚一點顏色看看!趙煦就不信了!
最多在宮里面表演一下,行為藝術。
因為根據礙止法,內臣從小黃門開始,都得出宮外任,擔任某地的走馬承受公事或者是監當官。
童貫這個人,是真的有些人格魅力的。
考核過了,才允許改官。
這就是不合法的寄資,變成了合法的官身。
司馬光在洛陽的獨樂園與迭石山莊,在其死后本來要變賣的。
天生屁股就坐在統治階級這邊,而且還是最大的利益擠得者。
“蒲相公……”趙煦一邊重新拋竿,一邊說道:“朕想請相公寫一篇文章……”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誠哉斯言!”
人家能成功,真的不是偶然。
蒲宗孟對此,深以為然:“陛下圣明!”
沒有魚餌,也沒有準備窩料,只有三桿怪模怪樣的釣竿。
“顏回如此,已故的司馬溫公亦如此……朕是很欽佩的!”
“要不要去,就看汝了!”
甚至隱隱有要打蛇隨棍上,要成為趙煦的‘門徒’、‘學生’一類的架勢。
今日的釣具,不同于過去。
蒲宗孟被趙煦看的有些發毛,趕忙低頭。
可只靠寄資的話,是走不遠的。
這就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宗教安慰了。
涓滴理論,就很好的契合了趙煦的需要。
再升,就得去外面任官,然后在外任過程中,接受外廷文官們的考核。
所以,他還得偶爾出來,引導或者懲罰一些做的過分的家伙。
他到的時候,蒲宗孟與崔臺符已奉旨在這里等了他許久了。
“此豈圣人之義?”
趙煦這才回過神來,悠悠的說道:“但,并非只有安貧樂道,才是圣人之道,才是士大夫之道!”
……
可……
“此正圣人微言大義也!”
趙煦讓馮景將釣具分發給兩人,然后就拿起自己的釣竿,熟練的撥弄了一下釣輪,然后將一個用金屬鐵片打造而成的類似小魚一樣的釣鉤綁在了魚線上。
比如說‘四季常服不過x套,一日不過三餐’等等。
開玩笑!
在理論上,是不合法的。
趙煦慢慢的轉動著釣輪,一邊看著水面的動靜,一邊對著站在自己身側的兩位大臣說道:“朕今日請兩位愛卿入宮,卻是有事情,要請兩位愛卿幫朕辦一下……”
趙煦知道的,宗教是對現實苦難的表現,同時也是對現實苦難的抗議,是無情世界的感情,也是被壓迫生靈的嘆息。
佛祖、三清、孔子或者趙官家,本質上都是一樣的。
所以說啊,趙煦在現代留學,可不僅僅是在混日子。
他是真的學到一些東西的!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