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家國……社稷……還有宮中的少年天子那雙總是帶著真誠、希冀與依賴的清澈雙眼。
讓他不能,也無法做到,舍棄一切,抽身在外。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報之!
這是呂公著這樣的傳統士大夫們的思想鋼印。
所以,呂公著摩挲著手上的汴京新報。
他自然知道,汴京新報上的這篇文章,到底是誰的態度?
“官家是圣明的!”他想著:“也是愛民如子的!”
買撲堤岸司、在事實上廢黜綾錦院的官營紡織壟斷權、免除過稅,買撲抵當所……
宮中的官家,不僅僅是嘴上說,也在實際行動上證明著自己在踐行著圣人的道。
對呂公著來說,這就夠了,足夠了!
他等了一輩子,才等到了這樣一個君王。
這個時候,呂公著忽然想起了前不久,汴京新報上連載的《三國演義》的章節標題:星落五丈原。
武侯因昭烈帝知遇之恩,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他呂公著,也當如此!
這樣想著,令廳的門被推開。
他的學生李常的身影出現在他面前。
“公擇來了?”呂公著看向李常手里拿著的《汴京新報》,問道:“公擇也看了今天的汴京新報?”
“恩!”
“怎樣?”
李常來到呂公著身前,道:“學生想入宮求對!”
今天的汴京新報上的那些排比質問,太過誅心了。
尤其是,當知道,這些質問到底是出自何處時,李常已不能安坐。
呂公著卻是搖搖頭:“不急!”
“公擇,且先陪老夫喝一盅茶先!”
說著,呂公著就站起身來,走向令廳一側,那燃燒的炭爐前,開始燒水煮茶。
一直在呂公著身邊學習的王棣,立刻就機靈的開始準備茶具。
李常看著自己的恩師,正要說話,呂公著卻忽然回頭對他道:“就在兩刻鐘前,蔡京到了都堂,去見曾布去了!”
李常愣住了。
曾布昨天才正式履職,今天蔡京就找上門來了?
蔡京找曾布做什么?
李常看向自己手上拿著的汴京新報。
他咽了咽口水,感覺渾身上下都在起雞皮疙瘩。
在這剎那,他仿佛聽到了金鐵錚鳴之聲,看到了人頭落地,鮮血噴涌的景象。
“您是說?”
“看看吧!”呂公著說道。
汴京新報,從鄢陵縣馬欄橋鎮胥吏誣陷、盤剝‘良善’案以來,在半個月,追蹤報道了十幾起胥吏敲詐、勒索、誣陷、盤剝良善的案件。
涉及鄢陵、太康、滑縣、襄邑等七八個縣,十余個市鎮。
基本上每隔兩三天,就會有一個案子被報道。
這種持續追蹤的力度,是前所未有的。
而在今天,這所有的報道,匯總在一起,化作一聲聲質問,一句句呵斥,敲在了每一個自認為還有‘操守’的大臣心中,震蕩著他們的靈魂。
還要沉默嗎?
還能沉默嗎?
真的要無辜者的血流到面前?
李常知道,沒有人擋得住那些靈魂拷問。
即使是那些私下道德敗壞的家伙,也擋不住,更不敢擋!
在這個時候,他們必須也只能,發出同樣的聲音——嚴懲胥吏!
只有這樣,才能裝飾他們的袈裟。
也唯有如此,才能證明他們的仁義。
于是,這將變成大勢。
成為所有人的都希望看到的事情。
從販夫走卒到閭里閑漢,從太學生到士大夫官員……哦……還有勛貴外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