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現代的實踐已經證明,干凈的飲水,對居民的健康,至關重要!
除了這些舉措外。
趙煦為了自己的小命著想,在去年下半年下令,要求太醫院,定期給在京京朝官以上的官員的孩子也做體檢。
當然,這些人就不可能像趙煦以及大臣們接受的體檢這么詳細。
只是簡單的測量身體、體重,檢查呼吸、心跳、脈搏等基本情況而已。
而且,也都只是當成了數據。
可這依然是救了無數孩子的命。
在中古,疾病的早發現、早治療,勝過一切靈丹妙藥。
這也同樣是,很多中低層的大臣們,對趙煦無比擁戴的原因之一。
自實行這個政策以來,在京官員的孩子的夭折率,大大降低。
古人拉攏人心,不過是解衣衣之,推食食之。
而趙煦是直接派人,定期給官員的孩子體檢。
這是什么
天恩浩蕩啊!
等于所有人,都欠趙煦一個救子/救孫的恩情——天子遣醫問診,治病于未病。
于是,汴京城中有大量的官員,盡管連趙煦的面都沒有見過。
卻對趙煦感恩戴德,忠心不已。
因為,在他們心中,趙煦已對他們施恩了。
而且是大恩!
盡管,趙煦的本意,只是想要統計數據,出發點,是為了自己的小命。
可這些政策,卻在無形中,為他積累了,數之不盡的名望,收攏了數不清的民心、官心。
這也是慶壽宮,再不能御殿聽政的原因。
從上到下,有著數不清的人,不想也不愿慶壽宮的老太太出來討人嫌了。
他們只想著,趙煦快快親政!
因為,在這些人的心里面,有著這樣一個邏輯——官家現在還未親政,我等就已受恩如此!
官家若是親政了,大家伙的好日子,豈不是馬上就能來了
趙煦從錢乙處,要來了這次體檢后的副本,細細的看了起來。
越看越歡喜。
因為,根據錢乙的體檢,他現在無論是呼吸還是心跳、脈搏、身高、體重,都已是和健康人的同齡人無二。
甚至,一些數據,比不少同齡人還要好!
上上輩子,因為童年的舊疾而早夭的陰霾,似乎正在遠離。
堅持下去,怎么著,這一輩子的壽數也該與仁廟齊平,甚至超過仁廟的壽數,活到六十!
若能活過六十……
趙煦忍不住心潮澎湃,開始了幻想。
沒辦法!
六十歲,對文彥博這樣的長壽冠軍來說,只是起點。
但對老趙家,卻是遙不可及的天板!
太祖皇帝這樣的馬上天子,尚且未及六十而崩。
從太宗開始,趙官家們的身體就一代比一代拉胯。
趙煦上上輩子,更是英年早逝。
所以,沒有人比趙煦更重視養生和健康。
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他是可以不惜血本的。
放下手里的體檢報告,趙煦對錢乙道:“錢愛卿,侍奉朕已有三年了!”
“三年來,愛卿事必躬親,朕都記在心中!”
“如今,朕身體大好,卿功不可沒!”
他看向向太后,道:“母后,我欲使錢卿改文資……母后覺得呢”
向太后自不會拒絕,微笑著點頭:“六哥說的是!”
“確實是該好好恩賞錢太醫!”
錢乙聽著,無比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