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不是要和章獻明肅一般,將權力拿到死!
這怎么可以
絕對不行!
而且,這樣也不體面。
這兩個月,向太后單獨稱制,已經感受到了朝野內外的人心趨勢——大臣們,特別是青壯派大臣,都已等不及,讓六哥親政了。
所以,姑后真要重新稱制。
搞不好,會有人喊著‘韓忠獻公之事,吾可為之’,直接逼宮。
想到這里,向太后就在心中暗暗算計起來。
“是該讓姑后,多忙忙類似的事情了……”
正好,這朝中上下,不是都在擔心,將來六哥身邊,會被來自熙河的‘羌氐之女’充塞嗎
那就擴大遴選范圍和規模,讓有資格入宮的適齡女子,都到宮中來。
讓姑后去挑去選。
最好每年都來這么一回。
如此一來,姑后的心思和精力,都被牽扯到了這些事情上面,應該也就沒有余力,再來折騰朝政了。
過個兩三年,六哥也長大了,姑后就算再想怎樣,也都將無能為力。
……
趙煦回到福寧殿。
石得一就迎了上來。
“大家……”
“都知來了……”趙煦微笑著招呼起來。
“臣恭聽德音指揮!”石得一俯首拜道。
“我記得,去年的時候我曾命都知在探事司中,培訓一批會南洋諸國語言的邏卒”
大宋朝有同文館,專事外國語言(包括各地少數民族語言、方言)。
而,汴京城作為一個僅次于唐長安城的開放性國際貿易城市。
外語語言人才,極為豐富。
同時,外國人也很多。
像什么大食人、波斯人、天竺人、拂菻人(自稱的,實際誰也不知道他們到底是不是拜占庭來的)以及以賜樂業人,應有盡有。
各種宗教,也都在汴京城有著分廟。
比如說,汴京城的夷門坊里,就既有大食教的清真寺,也有景教的教會,還有以賜樂業教的教廟,在那里甚至還能找到祆教的祭壇!
這些在如今這個世界的其他地區,只要見面就會互相火并的宗教,在汴京城的夷門坊內,卻是一片平和的景象。
所以,趙煦早早的就讓石得一,專門從探事司里選拔,有語言天賦的人才,然后利用汴京城的優勢,培養相關語種的邏卒。
本來,這個事情是有些難度的。
但,去年淮南大旱的時候,一賜樂業人跑出來,敲鑼打鼓的捐款捐物,以求統戰價值。
而趙煦也如他們所愿,很快就注意到了這些家伙。
對這些流浪者,趙煦談不上好感,也談不上惡感。
但他知道,這些人是很好用的棋子。
首先,他們夠貪婪。
其次,他們夠弱小。
最后,他們走南闖北,流浪地球,見多識廣,卻人厭狗憎的事實,證明了他們是拉仇恨的一把好手!
于是,無論是歐羅的國王,還是中東、中亞的蘇丹、埃米爾,還是后來的蒙古人,乃至于現代大洋彼岸的燈塔。
每一個用過的都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