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來慶壽宮,請她重新御殿了。
她現在應該,已經在來的路上了。
然而,沒過多久,就有人來報:官家已出保慈宮,正在回福寧殿的路上。
這就讓太皇太后錯愕起來。
這是怎么回事
太后和皇帝,怎么沒有過來,向她請安、問計
“想來,是太后拉不下臉面!”太皇太后很快就找到了解釋。
這個媳婦啊,從來都很愛面子。
此番,朝政她搞不定,自然是很沒有面子的。
所以,一時半會,還拉不
這樣想著,太皇太后就對李氏道:“汝且去皇太妃閣,傳老身的旨意給皇太妃,叫皇太妃到太后面前去說……”
“就說,老身無意權位,但社稷為重,若太后遇到什么難以解決的問題,可以來慶壽宮,老身或許能有辦法!”
有了朱氏在中間傳話,在太皇太后看來,向太后就有臺階下了。
李氏卻是遲疑起來。
“怎么”太皇太后皺起眉頭。
“回稟娘娘,皇太妃殿下近來怕是去不了保慈宮!”
“恩”
“奏知娘娘,卻是曹國長公主近來感疾,皇太妃殿下心憂公主,上札乞在公主閣中照顧公主,太后娘娘已經恩許!”
“曹國長公主”太皇太后疑問起來:“這是”
太皇太后是個極度重男輕女的人。
她連自己的親生女兒,都不關心,只當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何況是孫女
自然,對諸位公主,幾乎沒有任何印象。
“乃是皇三女,熙寧八年,先帝封淑壽公主,當今官家即位后,先恩封溫國長公主,今歲又進曹國長公主!”
“哦!”太皇太后眼中閃過了今年坤成節上,那個被朱氏領著,來到自己面前問安的少女的身影:“是淑壽公主啊!”
“公主身體如何了”
“聽說已經大好了,但,太醫叮囑,還需用藥觀察!”
“公主既已大好,皇太妃何必一直守著”太皇太后聽到這里就擺手道:“且去將老身的旨意,傳給皇太妃吧!”
在她看來,便是公主還沒有好。
自己這個婆婆有旨意,作為兒媳,朱氏也必須服從。
一個女兒罷了!
又不是皇子!
就算是皇子,也比不上婆婆的事情重要!
李氏唯唯諾諾的應了一聲。
她根本不敢在太皇太后面前,有什么爭辯、解釋。
因為她知道,太皇太后的性子。
一生要強的太皇太后,是絕不會允許,
之前,她能大著膽子,將皇太妃閣中公主生病的事情上稟,已經是冒了被斥責的風險的。
于是,很快,正在淑壽公主閣內,守著剛剛吃完藥,躺下休息的朱氏,就迎來了太皇太后身邊的奉圣仁壽夫人。
李氏向朱氏口頭傳達了慶壽宮的旨意。
朱氏聽完,看著還在病榻上的女兒,有些猶豫:“夫人,公主還未痊愈……”
“吾有些放心不下啊!”
朱氏對自己的女兒,還是很關心的。
可是,她更怕慶壽宮的責罵!
自元豐八年以來,她已經因為一些事情,不止一次被慶壽宮訓斥過了。
李氏見著,無奈道:“這樣吧,妾身在此,代娘娘守著公主,娘娘盡快去保慈宮中,拜謁太后……早去早回……”
朱氏雖不愿答應,但更不敢獲罪慶壽宮,迎來責訓,只好道:“既如此,公主便有勞夫人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