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縣君,且與吾在此,候官家回宮吧!”
“諾!”
……
趙煦出福寧殿,
殿前的御道兩側,早已被人點起了一簇簇篝火。
在火光照耀下,燕達所率領的禁軍,沉默的列隊于道路之中。
見到趙煦的儀仗從東上閤門而出,燕達立刻上前行禮:“殿前司都指揮使、武康軍節度使臣達,恭迎皇帝陛下大駕!”
“燕卿請起!”趙煦微微頷首說道。
然后,他就看向了,那輛通體青色,在篝火照耀下,格外顯眼的玉輅車。
依然是三年前,趙煦即位后,前往景靈宮祭拜列祖列宗時,所乘的那輛從唐代傳下來的圣遺物——玉輅。
這輛據說曾乘過唐高宗、武則天、唐玄宗、唐宣宗在內的數代大唐天子的玉輅車。
是有些玄學光環的。
據說,其有不可取代性——歷代每次有人想要造一輛新的玉輅來取代它的時候。
那么,不是造車的工匠會出意外,就是造車的地方會出意外。
其次,它是真的堅固。
唐高宗迄今,已有數百年。
但這玉輅車,卻依舊可以行使。
盡管,它行駛的時候,會發出異響。
但,一輛幾百年的圣遺物,還能繼續使用,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趙煦記得,他在現代的史料中,見過這輛圣遺物的結局——靖康之難,金兵攻入汴京,就和元祐渾運儀一樣,玉輅車毀于金兵之手。
這樣想著,趙煦就握了一下拳頭,然后回頭看向黑暗中深邃的皇城。
那趙佶和邢貴妃所居的方向。
“這該死的!”
“確實是李煜轉世啊!”
他若不是李煜轉世,為何會如此相像
奈何,在這宮中人多眼雜,趙煦還真不好下手。
加上,邢貴妃對他看的很緊,幾乎是日夜不離。
且,那該死的命也確實是硬。
這三年來,居然只是偶有小病,連個大點的發燒都沒有過。
叫趙煦就算想下黑手,都找不到機會。
“只能往后想辦法了……”
帶著這樣的念頭,趙煦登上玉輅車,在燕達父子所率領的禁軍護衛下,向著宣德門而去。
一路上,大駕所過,一簇簇篝火,次第點燃。
一盞又一盞的燈籠,相繼亮起
很快的,整個皇城,便宛如白晝。
宣德門的城樓上,更是開始燃放起煙。
一朵又一朵的煙,沖天而起,在天穹綻放出徇爛的色彩。
慶壽宮中,太皇太后抬頭看向,宣德門方向綻放的煙。
她悠悠說了一句:“此番朝中黨爭,緣無一人上書老身,乞老身御殿”
她一直在宮中等啊等啊。
但無論是髃臣,還是御史臺內的言官。
硬是沒有一個人,上書慶壽宮,請她出面主持大局——盡管,其實她也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外廷現如今那亂糟糟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