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6章祭天(1)
元祐二年十一月甲子(十六),冬至。
子時剛過,趙煦就已經被向太后從床榻上喚醒。
然后,由文熏娘、孟卿卿、狄薔三女服侍著,換上天子冠冕。
頭戴平天冠,二十四琉垂下,衣以青袞龍袍,中單朱舄(xi),腰佩白玉,手捧玉圭。
標準的祭天冠冕。
當然,所用材料,大都換成了海獺皮。
實在換不了的,用上了布。
穿戴整齊后,向太后看著趙煦的模樣,欣喜的道:“吾兒真乃俊天子也!”
趙煦看著皎鏡內的自己,平天冠下,琉珠搖動著,青色的袞服加身,手中所捧的玉圭,潔白無暇,即使他現在還是個少年,看著還有些稚嫩。
但在這套冕服的加持下,卻已有了幾分英氣。
反正,趙煦是很滿意自己穿上冕服后的形象。
唯一的問題是,冕服的穿戴太麻煩、太繁瑣了!
一整套冠冕穿戴下來,就了大半個時辰。
就這還是文熏娘三女入宮后,就一直在做相關培訓,知道如何正確穿戴,不然可能要耗費更多時間。
“都虧了母后這三年來,保佑擁護,方有兒今日!”趙煦笑著回答。
此時,一直在殿門外候著的童貫的聲音傳來:“大家、娘娘……”
“馬上就要到二更了,左相上表,請大家移駕景靈宮!”
“善!”向太后微笑著看了看趙煦,道:“六哥,且去景靈宮中,祭拜列圣,告于宗廟吧!”
“諾!”趙煦鄭重的點頭。
國之大事,唯戎與祀。
祭祖、祭天,在封建社會,是獨屬于男性家主/皇帝的權力。
在傳統和法理上來說,也只有完成了這兩個儀式的君主,才算完全的君主。
擁有不容置疑和無可爭辯的權柄。
漢霍光廢昌邑王,最大的法理依據就是——昌邑王未曾告廟。
未曾告廟,就不算合法天子。
向太后作為宰相家的女兒,對歷史自然是很敏感的。
所以這一次的冬至節祭祖、祭天之典,向太后決定不效仿章獻明肅的故事,而是讓趙煦獨力承擔起這兩個任務。
這對外界釋放的信號,是清晰且無誤的——天子將長,吾無意長期聽政。
說老實話,趙煦是很感動的。
因為,他太清楚,權力對人性的異化,到底有多么恐怖。
向太后卻能抵御權力的侵蝕!
盡管在現在的情況下,傻子都知道,只要趙煦成年,那么無論她愿意還是不愿意,都只能撤簾。
可知道和做到是兩回事!
只能說,向太后這個人,是真的不戀權,對權力也沒有什么渴望。
于是,趙煦便在向太后面前,鄭重的頓首,磕了三個頭:“母后,兒去了!”
“好孩子!”向太后眼含淚光:“去吧!”
“列宗列祖與昊天上帝,定會保佑吾兒,一切順遂!”
趙煦拜別向太后,走出殿門。
燕援率領的御龍直,當即就簇擁了過來,將他護在中間。
向太后一直目送著,趙煦走出福寧殿的宮門,消失在東上閤門的通道中。
她這才回頭,看向文熏娘、孟卿卿、狄薔三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