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郎之后,就是皇十一子普寧郡王趙佶了。
在官家沒有誕育皇子前,普寧郡王就是對皇權最大的威脅。
所以,養母邢氏,愛子心切,主動放出先帝的批語,降低十一郎的威脅,也是情理之中。
這樣想著,太皇太后不免就有些憂心。
當然,也就只有憂心而已。
因為,太皇太后相信,向太后也好,官家也罷,都不信的。
道理很簡單——張茂則是她賜死的。
誰會信她會懷念張茂則
所以——此必他人欲離間天家骨肉。
……
在燕達父子率領的御龍諸直及禁軍扈從下,趙煦出宣德門,不過百余步,便到了景靈宮。
在這里,宰執大臣已率著在京文武官員靜候著。
今夜景靈宮,同樣的燈火通明。
禮部和大宗正的官員們,更是早就提前將景靈宮內外,都掃灑了一遍。
遠遠的看著,就好似一座光照四方的仙殿。
趙煦大駕抵達時,禮樂隨之奏響。
大宗正趙宗晟、同知大宗正趙宗景、嗣濮王趙宗暉,這三位宗室近支長輩,領著文武百官上前恭迎著:“臣等恭迎皇帝陛下!”
“今日冬至,臣等乞陛下德音下降,以為內外臣工之典!”
說著,烏泱泱的數百名文武大臣,伏地而拜。
在景靈宮中,還有更多的在京文武官員,跟著伏地。
趙煦端坐在玉輅車中,依著提前就已經背好,由學士院寫好的文章,說道:“今日冬至,朕承六圣鴻烈之休,御千載丕平之運,仰賴母后,維持我家,保佑三年之間,申錫九疇之敘,賓禮故老……”
“朕今出宮,告祭祖宗,禱于天地,愿推本建隆之舊章,復舉熙寧之故實。執鬯以祼八室,奠玉以合兩儀,嚴烈祖以配天,洽百神而承宇!”
“自當大赦天下,咨爾內外之庶工,咸罄文武之致用,惟新厥德,永孚于休!”
于是,群臣再拜:“恭維皇帝陛下,能作威作福!臣等惶恐,乞陛下御列圣之殿,祭于祖宗御容之前……”
趙煦端坐著,沉聲答道:“可!”
于是,禮樂大作。
群臣再拜而起,禮部尚書王存以及大宗正趙宗晟等臣子,率著諸太廟齋郎,身穿祭服,來到玉輅車前,齊聲恭維:“乞陛下降車!”
于是,玉輅車的車門被打開,趙煦捧著白玉圭,頭戴平天冠,二十四琉垂于眼前,在群臣注視下,從玉輅車中下來。
接著,就在群臣簇擁下,分祀諸殿。
都是早就彩排好的禮儀,如何行動,如何行禮,如何拜祭,趙煦都已提前演練過了。
群臣也考慮到,趙煦年紀還小,體力上可能有所不足,所以簡化了許多程序。
譬如說,祭文和祝詞,大都交給了三位宗室長輩代為念誦。
也譬如祖宗之制,冬至日祭祖,本該是在冬至日前三日就開始。
并且需遷居大慶殿,并在大慶殿齋宿,此外連續三天,都是子時出宮,至景靈宮逐室祭祀、行禮。
還需去太宗、真廟、仁廟、英廟、先帝各自降生之地祭拜。
這些都被大臣們從權省略掉了。
今夜真正需要趙煦親自主持,并且全程參與的祭禮,只有趙煦父皇御容神主所供奉的宣光殿。
其他的都只需要走個流程,大概就是進殿-行禮-拜-再拜。
其他事情,都有禮官和宗室長輩代勞。
即便如此,整個流程,前后也了將近一個時辰。
直到三更天時,方才結束在景靈宮中的祭祖。
趙煦卻是來不及休息,便又在群臣簇擁下,登上玉輅車,在禁軍的開路與扈從下,向著汴京城南的寰丘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