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上上輩子的他因為年紀太小,沒有反應過來。
等他長大了,親政后,因為對元祐政治的厭惡,恨屋及烏,給大胡子兄弟也送了幾張嶺南飛機票。
而現在想來,大胡子不僅僅是在提醒他,也是在向他靠攏——陛下看我,看我,臣可以給陛下出謀劃策,為陛下計算將來!
所以……
大胡子,從來就都不是一個單純的文豪。
他的政治野心大的很呢!
奈何,時運不濟,命運多舛。
而且……
就算趙煦當時能反應過來,肯接住大胡子的橄欖枝。
以大胡子的性格與為人,恐怕,趙煦可能會和漢少帝一樣,落得一個無了的下場。
想著這些事情,鹵薄大駕,便已抵達寰丘附近的青宮。
趙煦在此下車,在宰執大臣、勛貴大將們的簇擁下,進入青宮之中,為祭天做最后的準備與休息。
在進入青宮之前,趙煦下詔,命有司,賜給隨駕大臣茶湯、點心。
皇帝不差餓兵嘛!
數百名文武官員,跟著他半夜出城,吹著寒風,餓著肚子,來到這里。
想來,個個都已疲憊不堪,而接下來的祭天儀式,更將持續到天明。
在這個過程中,萬一有人身體不好,感染風寒,回去后嘎了,就不太好了。
所以,趙煦提前就給有司下了詔書,命他們在此準備好了,熱茶熱點心。
同時,也命人在青宮中按照級別,給文武大臣們準備好,取暖烤火的殿閣廂房。
趙煦自己則在宰執大臣們的簇擁下,進入青宮內,一處專門給皇帝祭天之前休息的齋殿。
并在這里,一直等到禮部所占卜出來的良辰吉時——五更。
宰執大臣們,則各自前往,禮部給他們安排好的偏殿中。
當然,他們不能休息。
因為他們有個任務——寫青詞。
這是每次朝廷典禮,宰執和帶學士頭銜的大臣必須完成的任務。
也是從唐玄宗開始就有的傳統。
屬于皇權對大臣pua的一環——就像現代公司中盛行的團建文化、加班文化一樣。
你是否喜歡公司的團建活動,是否愿意加班,其實對老板來說無所謂。
關鍵在于,你肯不肯接受。
接受了,就是好牛馬。
不接受的人,大概率都是刺頭,需要想辦法逼走。
青詞同理。
其實包括趙煦在內的所有皇帝,都不在乎,大臣們是否喜歡寫青詞。
關鍵在于,他們肯不肯寫。
肯寫青詞的,那就肯定還能接受其他皇帝的不合理要求。
不肯寫青詞的,肯定是刺頭。
絕不能留在朝中,更不可以重用。
因為,誰也不知道,這個刺頭,會不會在其他方面,給皇帝找不痛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