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名曰:天恩頌!
其序曰:維大宋元祐二年,歲次丁卯,十一月乙酉朔,臣高麗國王運,奉王太后旨意,恭以大宋大皇帝陛下,懷仁布德,播恩澤于高麗,使我社稷得存,施雨露于東海,令臣家國得保……臣誠惶誠恐,恭以大皇帝之德,古今無有;圣天子之恩,綿綿無期,乃敬做此詩,以表大皇帝陛下之隆恩!
趙煦看完序言,就瞇起了眼睛,心情非常舒坦。
只能說,高麗人,不愧是有著千年臣妾之資的屬國奴婢!
看看人家這能低到塵埃里的姿態!
也就難怪,高麗人哪怕到了現代那種高度競爭的國際環境下,依然可以躋身于發達國家之列。
無他!
他們是真的舍得拉下顏面,放低姿態,以近乎臣妾、奴婢的樣子,去奉承人啊!
比如說那位樸卡卡。
為了拉到燈塔的援助,直接派出幾十萬人去給燈塔當仆從軍和炮灰。
就這一點,便是經過了五星天皇教導的日本也做不到啊。
所以,也就難怪后來燈塔收拾日本的時候,就專門漏了好多好處給南朝鮮撿,使其快速成長、崛起,短短幾十年,就從最不發達的國家,變成東亞怪物房里的一員。
這豈是僥幸
確實是有真本事的!
要不是其國土狹小、人口、資源都不夠。
其還真有機會,逆襲到日本頭上去。
這樣想著,趙煦就看向那首名曰《天恩頌》的詩。
這一看,趙煦的神色就精彩起來了。
“巨宋開洪業,巍巍皇猷昌……”趙煦輕聲念著織錦上面的文字,神色頓時就變得復雜起來了:“這高麗國王怎么回事
“欺負我讀書少”
“還是覺得朕年紀小,所以可以忽悠了”
這開頭的第一句,趙煦知道,乃是當年新羅的真德女王,在大唐永徽元年,獻給唐高宗的《太平頌》的原文。
就改了一個字——從巨唐改成巨宋。
趙煦勉強按捺著性子,繼續看下去。
“止戈彌兵禍,修和繼百王……”
接下來的詩句,都是如此。
就是拿著當年真德女王的太平頌,稍微改了一下文字。
“這是在拿我尋開心”
趙煦想著,然后他就搖了搖頭。
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高麗人還沒這么大的膽子!
所以,只能是另有目的了。
這個時候,在趙煦身后的向太后,見著趙煦久久沉默,低聲問道:“六哥,怎么了”
趙煦將織錦送到簾內,道:“母后看吧!”
向太后接過織錦,細細的看了一遍,喜道:“善!”
“六哥,這高麗國王還算是個知恩的!”
“不枉六哥為其多番謀劃,煞費苦心!”
趙煦沉聲道:“母后有所不知,這高麗所獻的所謂‘天恩頌’,乃是抄襲自當年新羅真德女王獻唐高宗之太平頌!”
“吾知道啊!”向太后答道。
她自聽政以來,可沒怎么閑著。
惡補了大量的歷史和史料,還專門請教了宰臣和學士們。
自然,新羅的那位真德女王寫給唐高宗的太平頌,她也是看過的。
誰叫,那位真德女王,在歷史上的地位非常高呢
以女子之身,而為一國之王,這本身已經很傳奇了。
但其更以女子之身,位列唐昭陵十四藩國君主石像。
與東西突厥、吐蕃、高昌等當時的強國君主并列。
成為大唐太宗皇帝不世武功的象征。
趙煦卻是愕然:“母后知道”
“母后怎不怒”
“這有什么怒的”向太后笑起來:“這高麗小國,遠在東海,本缺文教,不通文理實屬正常!”
趙煦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