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8章人事
耶律洪基看著那副在自己面前展開的日本堪輿。
他的眼睛,立刻就盯上了,這堪輿上的一個個地方。
這些地方,都是耶律永昌和耶律拱辰,對他報告的南朝崇文院中所見當年日僧成尋所述的金山、銀山所在地。
而在這些金山、銀山中,有一個地方,距離遼國控制區非常近。
耶律洪基第一眼,就發現了它——石見國!
根據南朝崇文院內的文牘記錄,十余年前,日本國求法僧成尋,到訪汴京,曾與南朝開寶寺主持金總持說過許多日本金山、銀山的傳說。
而在這些金山、銀山中,成尋尤其稱贊了這石見國的銀山與那佐渡國的金山。
佐渡國,在日本所謂的北陸道,距離九州比較遠。
但這石見國所在的山陰道與九州卻只隔著一道淺淺的海峽。
只要遼軍登陸過去,打穿周防,就可直取石見。
銀山在望!
微微的壓抑了一下心中的激動,耶律洪基對著在他面前的那兩個從日本回來的官員,問道:“蕭不噠野準備什么時候,登陸日本山陽”
“回稟陛下,蕭太尉已定下謀略,只待陛下援軍一到,便發兵討逆,登陸日本本州島,直取京都!”一個三十多歲的遼將,低著頭回答著。
此人是蕭不噠野的副將,喚作耶律仲,和蕭不噠野都是旁系所出。
但,如今已經靠著軍功,在遼國爬到了遙郡的官爵。
耶律洪基頷首,道:“京都的逆賊,可先不管!”
“爾回去后,告訴蕭不噠野……”
耶律仲立刻抬頭,看著自己的君主。
耶律洪基指著堪輿上的石見國,對他吩咐:“朕要石見!”
“不管他蕭不噠野用什么辦法,朕只要石見!”
“諾!”耶律仲躬身領命。
……
不知不覺間,便已是元祐三年。
元祐三年正月乙酉朔(初一)。
遼主遣其瑞圣軍節度使耶律仲宣、泰州觀察使耶律凈入朝朝賀正旦。
夏國王乾順,遣其駙馬、統軍官拽厥嵬名為正使;春分官田懷榮為副使入覲朝賀。
趙煦在垂拱殿,接受了兩國的朝賀,并賜宴招待之。
遼使不必多說。
如今宋遼關系,本來就好的能穿同一條褲子了。
在趙煦向遼人提供了日本國金山銀山的情報后。
宋遼關系,就更進一步了。
此番,遼主就在其國書中,相約與大宋互相裁撤兩國邊境上的駐軍。
這其實是宋遼兩國,早就想要做的事情了——自澶淵之盟后,宋遼都在邊境上,堆了一大堆的重兵集團。
即使是元昊叛宋,大宋在河北屯駐的重兵集群,也是一步都沒有動。
遼國亦然!
不管是遼圣宗伐高麗,還是遼興宗伐西夏。
遼國在大宋邊境上,屯駐的那十幾萬的大軍,也是紋絲未動。
兩國大軍,屯駐在邊境上,除了虛耗彼此財力物力和人力外。
其實沒有鳥用。
因為,在目前的技術水平下,遼人是奈何不得大宋的河北要塞的,至于大宋高粱河之后,大宋軍隊其實就已經失去了北伐的能力。
對兩國來說,這么耗著,其實是雙輸。
大宋河北地區,民生凋敝,而遼國的邊境州郡的百姓,何嘗不是怨聲載道
這一點,兩國都是心知肚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