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9章后嘉佑時代開始
元祐三年正月壬戌(十四),給事中胡宗愈,拜為殿中侍御史知雜事,中書舍人、起居郎范百祿遷給事中。
秘書少監張商英,拜為中書舍人。
正月丙寅(十八),以左相呂公著舉薦,監察御史豐稷,為太學博士。
以右相蒲宗孟舉薦,起復故御史中丞舒亶,為右諫議大夫。
“咱們這位右相啊……”趙煦在給蒲宗孟的薦書上,批了一個可之后,微微靠到坐褥上:“小心思還是挺多的!”
舒亶作為元豐年間,一度叱咤風云的弄潮兒。
在御史臺中,可謂是聲名赫赫。
蒲宗孟選擇在這個時候,冒著風險,舉薦舒亶,只能說蔡確那邊給蒲宗孟的政治壓力確實很大!
畢竟,舒亶可是大宋小呂布!
他背刺過所有提拔、舉薦他的恩主!
所以,他將來若是背刺蒲宗孟,也不會令人意外。
趙煦將手里的札子放下來,問著矗立在自己身邊的石得一:“都知,左相的身體怎么樣了”
石得一當即答道:“奏知大家,太醫局的陳易簡說,左相的身體,已是大好,只消不再如過去那般操勞,當可無礙!”
“恩!”趙煦頷首:“告訴呂希哲和呂希純……”
“左相的身體,若再出類似的意外,朕定以不孝之罪,治他們兄弟的罪!”
“諾!”石得一領命。
左相呂公著的身體,在年后漸漸的不支起來。
元祐三年的正旦大朝會后,他就直接病倒了。
養了七八天,才勉強能夠視事。
太醫說,左相是操勞過度,累壞了身體,好生調養大概可以恢復過來。
因為呂公著只是病了,不是要死了。
所以,趙煦沒辦法出宮,親臨呂府慰問。
趙煦就只好下詔,特許呂公著,從今后只需每五日上朝一次,且特旨賜給肩輿,許其今后如太師故事。
這實際上,就是宣告,呂公著的左相任期已經接近尾聲。
從元祐三年開始,大宋朝就真的要進入后嘉佑時代。
那些嘉佑年間的元老大臣,將漸漸凋零、退出舞臺。
歷史的舞臺,將由治平、熙寧、元豐時代的大臣主導了。
右相蒲宗孟,自然是想順位替補為左相。
而蔡確呢
當然不肯屈居人下!
這兩人,如今都在汴京義報,披著馬甲隔空辯論著誰更適合輔佐天子,定國安邦呢。
不過,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蒲宗孟居然壓著蔡確打。
沒辦法,他在趙煦遙控下發明出來的‘涓滴經濟學’,現在在汴京城里都很火爆。
擁躉者無數!
這主要是,這涓滴經濟學,完全摸到了新興的工商業主們的癢癢處。
從這其中闡發出來的‘以仁行商,以義致富,用忠恕為人’等等歪理邪說,在輿論場上的聲浪很大。
畢竟,有錢的豪商巨賈們,是真的肯錢,養上一大幫失意文人、等待科舉的士子,給他們寫文章的。
所以在這場論戰中,蔡確毫無疑問是落后版本了。
他被蒲宗孟壓著吊起來打,也就沒有什么意外了。
不過,蔡確也沒有坐以待斃。
他找到了沈括,如今天天和沈括探討著‘格物致知’之道,還多次參觀、考察了包括專一制造軍器局、翰林天文局在內的許多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