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坐在各自的座位上,將大宋朝迄今的科舉制度,對趙煦介紹起來。
總的來說,科舉發展到今天,大宋朝在制度上的建設,已經較為完備了。
同時,在公平上來說,在這中古時代,也做到了盡可能的公平。
盡管,其還有著這樣或者那樣的缺陷。
但這是時代的局限性和技術的局限性。
至少在現在,科場之上的競爭,家世、背景、師承都已不再重要。
甚至,顯赫的家世,還可能成為士子們的負累。
比如說當朝的宰執或者六部有司的大臣的子侄,哪怕參與了科舉,為了避嫌,這些人的名次都會被刻意壓低。
也比如說,現在的科舉,對參加者的戶籍、身份,已經沒有了限制。
無論是農民的兒子,還是軍士的兒子,或者地主、商賈的兒子。
只要其父祖三代,沒有被限制科舉。
而其又順利拿到了所在軍州的解額,那他就可以參加科舉。
最重要的是——宗室旁系也允許參加科舉!
此時,章衡就已經講到了,歷代先帝對宗室參加科舉所做的規定與限制。
“太祖、太宗因宗室名爵重,故而禁宗室與聞科舉,只以磨勘敘官……”
“及至仁廟,乃許宗室五服之外遠支無爵子弟參與科舉……”
“于是,有宗室趙叔韶獻其文,仁廟觀之,詔入學士院試之,入為優等,仁廟大喜召叔韶勉之:宗子好學無幾,爾獨以文章得進士第,前蓋未有焉!乃賜進士及第!”
“后又有宗室趙克悚,以詩賦獻,亦召學士院試……”
簡單的說,就是趙官家們雖然允許宗室參加科舉,但宗室參加科舉不太可能。
所以就給他們開了條捷徑——只要通過學士院的考試,就給一個進士功名。
但,這功名含金量太低,普遍不受認可。
這很好理解。
4+4出來的醫學博士給你開的藥,你敢吃嗎
而學士院考試出來的宗室進士,用屁股想都知道,水分有多大!
“及至英廟治平年間,乃首馳宗室女婿不得科舉禁……”
趙煦聽到這里,就問道:“章卿可記得當年,英廟所下的詔書原文”
這就是他在找的法理依據。
“臣記得……”章衡作為嘉佑二年千年龍虎榜的狀元郎,才思與記憶力,是遠超其他人的。
尤其是記憶力,他就是年輕版的張方平。
堪稱移動的人形硬盤!
張方平是把崇文苑的文牘都給背了下來。
而章衡則是把戶部的歷代文牘(包括過去三司的文牘數據)給背了下來。
當趙煦任命他知貢舉后,他就了一天時間,在崇文院掃了一遍,記下了歷代以來所有有關科舉的詔書和朝廷公文。
這種事情,對一般人來說屬于天方夜譚。
但在章衡這里——小事!
這就是千年龍虎榜第一的含金量!
章衡只是稍作回憶,就開始直接原文背誦:“治平元年,貢院奏:準皇佑四年圣旨:娶宗室女補官者不得應舉!臣等按貢院條例,進納及工商雜類有奇才異形者,亦聽取解!今宗室婿皆三世食祿,有人保任乃得充任,比工商雜類納財受官者為勝,豈可以姻連皇族,遂同贓私罪戾之人乞許應舉,以廣求賢之路!上從之!”
趙煦聽完,就笑起來,撫掌道:“善!”
“祖宗圣智仁政,我當效而仿之!”
“天下賢才,豈可因其出身、姻親或其他原因而埋沒”
“此非圣人之教,先王之道,更非是振興國家之法!”
說道這里,趙煦就看向章衡:“章卿覺得呢”
章衡低下頭去:“臣愚鈍,伏請陛下明示!”
這種事情,是不能猜的。
必須要有直接的指示。
再說了,這里是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