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7章平民與宗室
趙煦正在金明池中視察的時候。
汴京城的一處堆垛場旁的一處腳店內,二十來個閑漢,分坐著在幾張酒桌前,喝著小酒,烤著炭火,吃著各種豬雜、羊雜等下水做成的燒肉。
這二兩馬尿下肚,這些因為汴河封凍,而沒有活干,只能靠著每天從官府那里領三十文錢度日的閑漢,自然就難免的開始了鍵政。
“聽說了嗎官家要給那些貢生賜衣呢!”
“不止賜衣,聽說還賜書呢!據說連筆墨紙硯,往后都是朝廷賜給了!”
“官家可真大方啊……”
“可不是嗎”
閑漢們議論紛紛,眼中滿是羨慕。
有心人在心中悄悄算了筆帳,衣裳、書籍、筆墨紙硯加起來,少說也要五貫錢。
五貫呢!
他們這些閑漢,累死累活的在堆垛場里抗包,哪怕天天抗,怕也得三五個月才攢的下這許多的銅錢!
而那些貢生卻只需要到科場上走一遭就能拿到!
當今官家,果然是仁圣啊!
就在這些閑漢們感慨的時候,他們身邊冒出來一個黑壯的漢子。
這漢子先是輕輕咳嗦一聲,吸引了眾人的注意,然后就感嘆起來:“可恨俺家的那幾個不成器的,都沒有讀書的天分!”
說著他就惋惜不已:“不然俺便是做牛做馬,也要供他們讀書!”
“哪怕,只是進一次貢院,領一次天家恩賞,也足夠了!”
這黑壯漢子,也算是這腳店里的常客了。
其人姓韓,因其排行第五,故此被人換韓五。
韓五算是這左近知名的人物了。
概因他家的長兄,去年通過了開封府的公考,如今在街道司擔任著吏員。
托乃兄的福,這黑壯漢子也是跟著奢遮起來。
被昭慶坊內的王官人聘去做了工坊的工頭,一個月聽說能拿六七貫的工錢呢!
本來這樣的人物,是不該繼續與他們這些吃了上頓沒下頓的苦力繼續廝混在腳店內,吃那寡淡無味,一斛也就十來文的廉價酒水。
但,這韓五卻是個念舊的。
奢遮之后,并未忘本,反而隔三差五的就會回到腳店內,與眾人一起喝酒吃肉,順便鍵政。
大家也都很喜歡韓五。
因其慷慨、大方,經常的請大家喝酒、吃肉。
故此,在這街巷中贏得了一個‘及時雨’的諢號。
韓五的話,閑漢們自然是要捧場的。
當即就有人笑道:“五郎,俺又何嘗不是呢”
“若俺家那幾個小子,蒙得祖宗庇佑,菩薩保佑,能有讀書的天分……”
“俺別說是當牛做馬了,便是叫俺日日夜夜不得安息,俺也愿意啊!”
其他人聽著,都是心有同感。
汴京城作為大宋朝最繁華的商業城市。
城中的常住居民的識字率是非常高的。
甚至有著許多給人做仆役和灑掃的婦人,也能識字。
這很好理解。
汴京城作為一個商業城市,無論是雇人還是被雇,基本都要通過牙人中介。
而牙人中介就要簽契書。
契書這東西,有著無數陷阱。
若是不識字就亂簽的話,很容易被人坑害。
所以,在生活的壓力下,大部分人都被動或主動的開始認字。
當然,也只是認字而已。
但這些在識字后嘗到好處的人,基本都會在有了子嗣后,選擇讓自己的子嗣也跟著學字、認字。
若有天分的話,基本砸鍋賣鐵都要支持其求學。
但,能有那個讀書天分的,百中無一!
沒辦法!
儒家科舉的路,充滿荊棘和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