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9章楊家將的全新用途
元祐三年二月辛巳(初四)。
向太后下朝后,回到保慈宮中,開始批閱起今天的奏疏。
她這個聽政太后,從去年開始就將手中的權力,逐步的向福寧殿方向轉移。
先是在十月份下詔,命有軍國事,宰臣當請旨于福寧殿。
今年正月,又借口雪寒久陰,自身德薄,于是詔文臣自待制以上,武臣自遙郡以上,轉遷除授,皆當先請旨于天子。
大臣們自然是高呼娘娘圣明。
于是,她這個垂簾聽政的太后,到得如今,差不多只保留上朝聽政、批閱日常奏疏的權力。
其他的,都已基本交還了天子或者交由都堂宰臣去處置。
這既是她的性格所致——她不是個愛權、戀權的。
也是能力所致——從前兩宮垂簾,太皇太后還能拿主意,做決斷,她只需打個輔助。
如今她單獨聽政,好多事情其實她都是不懂,尤其是民生、經濟、刑獄方面。
好在她不戀權。
福寧殿方面能接過去的權力,她統統讓渡過去。
福寧殿暫時還不能接受的東西,她便統統交給都堂宰臣去處理。
如此一來,倒也是安安穩穩的將這大宋天下給穩定了下來。
自單獨垂簾以來,雖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
但在宰執大臣的輔佐下,在福寧殿的天子的決斷下,都一一平穩度過。
哪怕是從去年開始,剛剛才停下來的雪災,也并未造成什么亂子。
一切都是井井有條。
內外也都是一片稱頌之聲。
向家的命婦們入宮的時候,都說如今坊間已將她和東漢的明德太后相比。
這讓向太后在聽后,喜不自勝。
因為啊,這位明德太后,乃是被人認為是‘兩漢之最賢太后’。
也是第一位榮膺了女中堯舜這個頭銜的太后。
最讓向太后開心的是——明德太后與她一般,都沒有自己的兒子。
而明德太后能青史留名,獲千古稱頌,是因為她撫養教育了一代明君漢章帝。
如今,坊間將她比作明德太后。
自然的,她所撫養教育的,也當是宋室的漢章帝了。
于是,從此言行舉止,都模仿明德太后。
好幾次公開在朝堂上,與大臣們說:“待六哥長大,吾退居后宮,含飴弄孫,不復聽政,此我之志也!”
于是,真的只做一個無情的奏折批閱機器。
一般,都堂宰臣遞上來的札子,她都是批一個‘可,卿家之意甚好’,就交到門下省去復核。
給事中駁回,她就發回都堂,不駁回就落地成為法令、政策。
宰臣們高興壞了!
大宋宰執,還從未有過這么大的權力和政治自由。
于是,一個個恨不得天天007泡在都堂,只為了盡一切可能和機會,推動他們心中所想的理念。
今天,也和往常一樣。
向太后在一份又一份的都堂札子上批閱著‘可’。
很快的,都堂方面的札子都批閱完畢。
通見司又送來了,地方州郡以及御史臺方面的札子。
這些札子不算多,也就十來份。
向太后也就不打算休息,直接拿起來,開始批閱。
第一份,來自廣南東路轉運使蔣之奇。
蔣之奇在札子上,請示廣南東路岑探之亂,對于有罪的諸守將,該如何處置。
向太后將札子看完,沉吟片刻,便命人找來了,都堂前不久對這個事情的議論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