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6章元祐革新(4)
蒲宗孟的話一出口,頓時在場的其他四人,都是目瞪口呆,驚恐無比!
因為,蒲宗孟的話,只要傳出去。
定會讓整個士林沸騰!
嚴重的話,直接被開除士大夫籍貫,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實在是‘諸子之書,必輔于經而合于道,過此則并斥之!’這條科舉國策,在如今的士林地位,高的可怕!認同度也大的嚇死人!
不信的話,現在隨便去汴京城里找個士人問問,看他是否支持
十個人里起碼有九個是支持的!
剩下的那個不支持的,大概率是個樂子人。
樂子人什么性質
無聊!
我要看到血流成河!
所以,誰搞事他們就支持誰!
搞的事越大,他們越支持!
趙煦欣慰的看向蒲宗孟,這個他所選擇的右相。
“果然,我沒有看錯你呀!”
“不愧是士大夫嚴選的奸佞!”
士大夫嚴選的奸佞,對于皇帝來說,不就是忠臣嗎
用好了,就是一柄快刀!
正如此時此刻!
這朝中大臣,除了蒲宗孟,還能有誰能這么光棍
于是,趙煦嘆道:“蒲相公所言甚是!”
“皇考在時,也常常與朕感嘆于士人只讀經書,而忘治國之道,牧民之要,只知抱守成規,而不知導民以禮,教民以道,授民以漁!于是,士大夫賢才日匱,國家常受制于此!”
必須把先帝拉出來當虎皮!
沒有先帝的背書,趙煦這個‘古往今來第一孝子’擅變先帝之制,豈非是不孝
所以,只能委屈一下永裕陵中的先帝,為國家社稷做出犧牲了。
趙煦接著又道:“司馬溫公入朝之時,也曾與朕,嘆息科場之弊,常恨士人只知務虛,而不識經世濟民之學……”
司馬光也是趙煦在實踐過程中,發現的很好用的旗幟。
所以有事沒事,就喜歡將司馬光拉出來給自己背書。
反正——司馬康在回鄉守制前,把乃父生前的所有文稿、文集、奏疏都留給了趙煦。
而司馬光生前,不止在洛陽地窖里寫書。
還曾長期在汴京城擔任御史諫官。
其所留下的文稿、奏疏何止百萬字
從這么多的文字里,找到幾句痛斥士人務虛,鞭笞士林風氣,痛徹科場弊病的文字,不要太容易了!
趙煦要做的,無非是這里摘一句,那里截一段,然后將之縫合起來罷了。
就問你——這是不是司馬光的原話、本意!
“左相呂公,更是屢次上書,言及科場之弊,以為‘以言取人,不足以盡人之才’誠為當今之弊,學者之陋!”
呂公著,是大宋科舉的改革急先鋒。
當年,熙寧變法,罷廢詩賦,而用經義取士,就是呂公著和王安石攜手同心,一起促成的。
這也是當年變法的時候,唯一的一件得到了舊黨廣泛支持的新法。
至于后來,為何舊黨要反對了
自然是因為王安石上車后把車門焊死——把經義取士變成了以王安石新學取士。
故而,這許多年來,呂公著無論在朝還是在野,都在批判著現行的科舉取士制度。
這‘以言取人,不足以盡人之才’,就是呂公著所批判的重點。
群臣聽著趙煦的話,卻是心思各異。
蒲宗孟第一時間就歡天喜地的表態:“陛下圣明,臣以為,先帝、司馬溫公及左相所憂,誠乃當今天下之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