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沒有任何成績,反而使天下日益窮困,國家越發危險。
那你們到底在搞什么
大家都來評評理哈!免得別人說朕不講道理!
于是,這題目一出,全世界都知道,趙煦要對元祐政治反攻倒算了。
朝野上下,頓時全面變色,舊黨再也沒有翻身的機會!
只能引頸就戮!
如今,趙煦自然不會那么沖動,急躁的表明自己的態度。
當然,借機釋放一點信號,提舉兩個可堪一造的人才,也是題中應有之義。
調整了一下坐姿后,趙煦想起了呂大防之前在這靜室中,引用過的大胡子的話。
于是,起身到這靜室的屏風前找了找,很快就找到那篇趙煦特意讓人謄抄過一次的大胡子在去年投稿于汴京義報上的文章。
趙煦拿著這篇文章,看了一遍。
不得不說,大胡子的文采,確實是厲害!
這篇署名東坡居士,名曰:議今學校貢舉的文章,端的是引經據典,文采橫溢,看的趙煦都忍不住撫掌稱贊。
就一個問題……
“蘇子瞻,還是過于天真爛漫了!”趙煦將手中的文章,重新貼到屏風上:“這大抵是豪放派詩人的天性吧!”
他都是豪放派了,自然要有些天真爛漫的詩人風采。
然而……
趙煦瞳孔微微一凝。
蘇軾的這篇文章,可不僅僅是在提倡德行。
也是在鼓吹詩賦!
正如他所言——近士大夫文章華靡者莫如楊億,使楊億尚在,則忠清鯁亮之士也,豈得以華靡少之……自唐至今,以詩賦為名臣者,不可勝數,何負于天下,而必欲廢之!
說得很好!
但請以后不要再說了!
因為,楊億就那么一個孤例。
本來,若蘇軾只是說說而已,趙煦也不會特意將他的這篇文章謄抄下來,貼到這靜室的屏風上。
以此使自己保持清醒和冷靜,并對朝中的一些人和事保持警惕和提防。
關鍵在于,蘇軾還有一大堆的朋友。
比如說,那些被趙煦貶黜出京的官員。
鮮于侁、曾肇以及不久前被貶的孔文仲等人。
這些人在朝中的時候的言辭和行為,可就比蘇軾激進和恐怖的多了。
他們不止一直在朝中提倡德行,鼓吹詩賦取士。
還在鼓噪著說什么要罷廢科舉的彌封、謄錄、編排等制度。
理由是——朝廷怎么可以不相信士人風骨
況且,用了彌封、謄錄、編排之后,考官對于士子的個人情況就一無所知了。
這樣一來,考官怎么綜合評價士人平日的道德操守與言行呢
這實在是太不公平了!
所以,趙煦貶他們,貶的是干凈利落,沒有任何心理負擔!
“這大胡子……”
“不能回朝!”
“得繼續在外……”
蘇軾若是回朝,擔任高官。
趙煦用屁股都能想到,他定然會經歷一番從志得意滿,到得意洋洋,到眼高于頂,到高談闊論,然后被人一巴掌扇在地上的循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