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馮景的札子,收起來,趙煦看向童貫:“去告訴馮景,此文可作為下一期汴京義報的頭版!”
“諾!”
于是,第二天發行的汴京義報,在頭版全文刊載了這篇署名為許州山人的文章。
連趙煦都能看得出來,這是韓維的文章。
其他人又怎么可能看不出來?
瞬間,整個汴京的文人、官員,都是一片嘩然。
“韓持國,什么時候和蒲傳正勾搭到一起了?”
蒲宗孟,可是韓維最討厭的那一類人。
沒有節操,沒有風骨,更沒有道德。
但,現在,韓維卻撿起了蒲宗孟的‘異端邪說’,為之鼓吹、宣揚!
一時,許多道學先生,痛心疾首:d!韓持國怎么變成這個樣子了?
但汴京的權貴,卻是歡喜鼓舞,甚至彈冠相慶。
比起蒲宗孟,顯然,韓維更符合他們的心意。
出身名門,素有清名,為人正直,簡單來說就是自己人!
于是,一張張請帖,被送到韓府。
只是,韓維以‘兄長病重,無心酒宴’的名義,一一婉拒。
這就又讓汴京權貴們,為之稱贊了——重情重義,真乃士大夫楷模!
總之,就是無腦吹!
而蒲宗孟,對此高度警惕。
連夜水了一篇新的文章,投稿到了汴京義報,以此鞏固自己的地位。
沒辦法!
涓滴經濟學,就是蒲宗孟如今,賴以為生命的政治基礎。
正是靠著這套理論,蒲宗孟才能拉得起一個支持他的團隊,撐起他的理政框架,得以著手去做許多的事情。
包括,在京西、京東,擇地試點普及取消過稅、城門稅,放開官榷限制,允許民間商人自由進入一些過去只有官府才能進入的行業。
譬如紡織、鐵器生產等壟斷性領域。
若沒有涓滴經濟學,誰肯跟他走?
自然,蒲宗孟不會忽視韓維帶來的挑戰。
所以,除了繼續寫文章外,蒲宗孟還在加大力度的舔趙煦。
具體的形式是,三天一賀,五日一贊。
堅定不移,持之以恒的,寫札子頌揚元祐政治。
這不,剛好科舉省試將要放榜了。
蒲宗孟就針對著今年省試的種種改革,不斷的翻著花樣的吹著彩虹屁。
什么‘祖宗以來,唯陛下之制,最為切中時弊’、‘堯舜以來,以陛下選賢取材之法,最為得法’。
趙煦聽得,耳朵都要生繭子了。
但,這卻是他所歡喜的。
所以,蒲宗孟每次上札歌頌,趙煦都會賜給茶酒、點心甚至金銀,以茲嘉勉。
不是他喜歡聽人拍馬屁。
而是,封建社會的體制下,大臣們的歌功頌德是皇帝的基本需求。
君不見,康熙日射兔子三百一十八只,不止群臣歌功頌德,康熙本人更是驕傲不已,不止一次把這個豐功偉績,拿出來炫耀。
難道康熙不知道,自己的這個成績水分大的很?
知道的。
純粹是他需要神化自己!
說老實話,趙煦沒有親自下場,指使馮景在汴京新報和汴京義報,編造‘官家一天就讀通了孔圣人的全部文章’、‘淮南大旱,官家在宮中為災民祈福,上蒼感動,終于降下甘霖’、‘官家的圣德是一束永不熄滅的光’等恩情小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