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是很有節操的表現了。
于是,在科舉省試成績出來的前一天,三月庚午(23),趙煦下詔,以佐國有功的名義,進左相呂公著為金紫光祿大夫,加食邑一千戶,食實封兩百戶,進右相蒲宗孟,為正議大夫,加食邑六百戶,食實封一百戶。
其他執政,則循故事依次加官進爵。
也是在這天上午,禮部將今年科舉文武舉,包括算學、律學考試的錄取名單,送到了宮中。
趙煦只是掃了一眼名單,他就靠到了坐褥上。
“風雨欲來呀!”
算學、律學以及武舉,哪怕趙煦很重視,但輿論也好,朝臣也罷,基本不關注、不關心。
于是,禮部呈奏的名單,自然是將省試的正科進士們,寫在最前面。
因為,省試成績已經出來了,自然的,考生的信息也就可以公開了。
所以,趙煦看到的名單,是有著所有合格進士的全部身份信息的。
而在禮部所奏報的今年科舉省試名單中,排名前五十的考生,有超過二十人的名字后面,都有著一個相同的身份——開封府某司公考吏員。
而整份名單……
趙煦粗粗看來,起碼有兩成以上的合格進士,都有著類似的身份。
趙煦知道的,這份名單一旦明天公開。
那么,必然將引起軒然大波。
搞不好……不對,應該是一定有考生會借此生事。
面對關乎著自身前途、命運的科舉考試,很多人哪怕無風都能掀起三尺浪。
何況,還能找到借口和理由?
這也符合,大宋每次科舉改革后的客觀規律——
真廟時,嚴格糊名彌封制度,于是真廟咸平五年,陳恕知貢舉時,就發生了大規模考生鬧事事件。
特別是陳恕老家的士人,因為錄取人數少于其他地方,尤為沸騰。
于是,士子們就開始制造各種各樣,寫著陳恕姓名籍貫生辰八字的小人,膽子小點的,在家里鞭打、責罵。
膽子大的直接把陳恕放到開封府的道路上,拿著鞭子,公然鞭笞陳恕。
大中祥符元年,更是發生了落第士人周叔良等一百二十余人,集體到開封府投訴當科主考官晁迥,故意打壓寒門,偏袒高門大戶的事情。
而最大的科舉鬧事案件,出現在嘉佑二年。
對!
就是那一場被后人稱為千年龍虎榜的科舉省試放榜后。
因為歐陽修改變錄取風格,導致一大堆挖空了心思,專門用著生僻字,玩弄文藻,堆砌詞匯,比拼誰的用詞更冷門的考生落榜。
于是,這些落榜者,群情激憤,在汴京城里大鬧特鬧。
歐陽修的住處,甚至在一天內就被人投進去了十幾篇血書的《祭歐陽修文》。
對歐陽修大罵特罵。
將之形容為天下最大的奸臣。
歐陽修晚年的許多風波背后,都有當年落榜士子們推波助瀾,到處宣揚的影子。
自然的,趙煦知道,今年省試放榜后,也一定會出現大規模士子鬧事的事情。
想了想,趙煦對童貫吩咐道:“童貫,且去三衙,命御龍第一將指揮使狄詠速速入宮來見我!”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連仁廟都不會怕士人鬧事,趙煦又豈會妥協?
既已知道,士人鬧事是肯定會發生的事情。
那么,趙煦當然也要準備好棍棒。
誰鬧事,就打誰!
沒有什么,是棍棒打不服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