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就有不忠的嫌疑。
一旦傳出去,他就只有一個下場——貶嫡!
便笑了一聲,然后對呂大臨問道:“與叔在太學,還在忙著【金石會】的事情?”
呂大臨聽到哥哥提起金石會,頓時來了興致,點頭道:“然也!”
“兄長可知,如今太學【金石會】有多少成員了?”
不待呂大防詢問,呂大臨就得意洋洋的道:“足足一百三十人!”
“其中,有太學助教、學正等十余人!”
太學助教,其實就是太學講師,而且,基本具是天下經學名師!
以當前的太學制度,太學助教是太學博士的助手。
而太學博士是有定額的——以十二人為限。
而且,都是有著專職的——太學博士主考較。
以德行、道藝,訓導太學師生。
同時,太學博士,都是專精一經的大儒。
像呂大臨,就是太學的易經博士。
所有和易經相關的事情,基本都歸他管。
于是,這太學博士在這樣的情況下,就變成了太學內部的學科系主任。
而作為助手的太學助教,則成了實際上的教授。
大部分教學工作,都是助教們在做。
至于太學正?
依制,從太學上舍生中選拔,無品級,負責輔佐太學博士、太學助教,管理學生,考察學生平日品行。
這是什么?
輔導員!
等到將來,把格物學納入太學。
然后依各科設置專業,再按照專業授課。
近現代的大學,就會直接出現在中古!
當然,呂大臨不知道這些,他沉浸在自己的喜悅中,滔滔不絕的和呂大防說著他在太學里的進展。
同時,還很露骨的對著呂大防,贊美著當今天子的圣德。
直將那位陛下,捧了當代圣王。
呂大防一直是微笑著傾聽,偶爾附和幾句。
他很清楚,當今官家,在自己的這個弟弟心中的分量——實是三代圣王復生,堯舜禹之屬。
原因很簡單,過去這三年多,那位陛下對呂大臨的金石事業,近乎是予取予求。
不止將數十件禁宮珍藏的青銅器,交給呂大臨研究。
還撥款給呂大臨,使他可以在太學中組織‘金石會’,并對金石會的發展,打開綠燈,提供一切可以提供的便利!
于是,呂大臨的考古事業開始起飛。
不過三年,他就新整理、翻譯出了數百條金石銘文。
自然的,在呂大臨眼中,當今官家只能是完美無缺的圣王!
看著事業得到尊重、重視,從而走出頹廢,重新振作起來的弟弟,呂大防也是在心中嘆了一聲:“皇恩深重,吾何以為報啊!”
是的,在呂大防看來,官家如此優遇自己的弟弟,甚至將禁宮珍藏的寶物,都拿出來交給弟弟去研究。
只能是對他的愛護!
不然,還能是什么?
難道是看重呂大臨的金石學?
所以,他能怎么辦呢?
只能是如諸葛武侯一般,為了報答這份恩典,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兄弟兩人交談間,開封府的官兵們,已經把數百名被捕的士人,都塞進馬車中。
呂大臨見此,就與哥哥拜別,然后帶著那數十輛滿載士人的馬車,前往太學。、
呂大防目送著弟弟和車隊的身影,消失在夜幕中。
過了一會,和呂大防一起受命來開封府,共同審理士人的呂陶、彭汝礪,來到了呂大防面前,拱手拜道:“上稟中司,諸士人卷宗,下官等已整理完畢,請中司示下!”
呂大防擺擺手,道:“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