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簾外的金明池院墻內,似有百千萬人的聲音。
李常寧終于有了動靜。
他扭頭掀開車簾,看向金明池的方向。
卻見著那金明池外的官道,數不清的人流,密密麻麻的簇擁向前。
無數的士農工商人等,成群結隊的向著金明池的各個入口而去。
遠遠的,李常寧看到了,穿著皂衣,拿著棍棒,在金明池附近執勤的鋪兵。
他下意識的打了個哆嗦,屁股上還未養好的傷處,再次疼痛起來。
當日,那魁梧的丘八的模樣,仿佛再次出現在眼前
粗大的木棍,在一剎之中,便連打了六下。
讓他瞬間就慘嚎著倒地打滾。
然后被人拖拽著,粗暴的丟進身后……
李常寧咽了咽口水,渾身冷戰,他連忙放下車簾,將頭深深低下。
……
蘇軾坐在漕船上,看著船舶緩緩的從汴京的東水門中駛入。
暌違已久的汴京城,映入眼簾。
高高的河堤兩岸上,往來的行人,絡繹不絕。
無數酒旗飄搖,數不清的燈籠,懸掛在河岸之畔。
若現在是晚上,這河堤兩岸,都將被燈火照亮,河面上更是會倒映著千萬個紅彤彤的燈籠,宛如天上銀河,燁燁生輝。
這就是汴京八景之一的汴河燈火。
極目遠方的碼頭,一尊尊巨大的龍門吊,矗立在碼頭中,粗大的木臂,在絞盤的牽引下,緩緩吊起無數貨物,向著碼頭轉移。
力夫們,在碼頭上來來往往,扛著一包又一包的貨物。
長長的木制軌道,好似蜈蚣一樣,爬在碼頭上。
那長長的貨廂內,貨物漸漸堆滿。
然后,在數匹挽馬的牽拉下,沿著木制軌道,奔向前方的倉庫。
蘇軾看著這一切,忍不住說道:“汴京繁華,似乎更盛往昔了!”
“這是自然!”在蘇軾身邊,一個五十來歲,穿著儒袍的文士,搖著羽扇,輕聲道:“吾聽說,今年初開封府計汴京戶口……”
“汴京內外城并城外九廂十四坊,有主戶二十三萬七千八百九十二,客戶九萬兩千三百二十一!”
大宋之制,戶分主客。
在農村,主戶就是有自己土地的人家,客戶就是無地的貧農。
而在城市,主戶則是有自己產業的人家,客戶則是無產之人。
蘇軾聽著,眉頭一皺,忍不住問道:“叔原所言,可是真的?”
那文士,自然就是跟著蘇軾,一起去到登州,然后飄到失聯,樂不思汴京的當代第一風流人物,同時也是天下名妓們捕獵的對象——晏幾道晏叔原了。
只不過,如今的晏幾道和四年前相比,已蒼老、虛弱了許多。
兩鬢的頭發,都已衰白,臉上也出現了些皺紋,再不復當年的快意。
不過,天下州郡的名妓歌女,依然對其趨之若虞,趕都趕不走!
所以,在晏幾道身邊,依舊站著一個嬌俏艷麗的溫婉少女。
若有汴京勾欄常客在此,定是一眼能認出來——這就是去年才推出的新一代李師師。
畢竟,李師師這個廠牌,之所以能沖出汴京,享譽海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