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胡子回京了呀……”趙煦看完探事司的報告,就輕笑起來:“善!”
首任海南開發大使,這不就有了?
對于大胡子,趙煦還算是了解的
他要臉皮,而且算得上是情深義重。
若是他和李太白一樣,只做個瀟灑的詩人,這樣的性格,自然是極好的。
奈何,他還有著滿腔熱血和理想,而且他人在官場!
這就不大好了。
搞政治的,怎么能有熱血?
必須冷酷無情!
不然,就等著被人不斷利用這個缺陷,瘋狂進攻吧!
“石都知,蘇軾的那個學生,在太學可還好?”趙煦微笑著問道。
“回稟大家,那位蘇朝散的弟子,在太學中似乎頗為沮喪……”石得一回答著。
“哦……這樣啊……”趙煦點點頭:“讓太學的人盯緊點,別讓人出意外了!”
趙煦隱約記得,上上輩子,李廌今年科舉落榜后,終生未再考。
似乎是因為其母親因為他未考中后,選擇了自殺。
而此人為何落榜?
答案是:他清高,為了避嫌,故意改變文風,于是文章就偏向了新黨思想,這肯定是會被黜落的!
在趙煦的上上輩子,甚至有傳說——其實在科舉前,蘇頌曾派其子蘇過給李廌一篇范文。
偏李廌沒放在心上,卻不巧被來看望李廌的章持兄弟看到了……
這自然是謠言。
屬于是一黑黑兩。
造謠者是誰?不問自知。
但李廌的軸,也是可見一斑。
所以,趙煦還真擔心這傻小子想不開,在太學里自殺了。
這樣的話,就少了一張拿捏大胡子的牌了。
對于大胡子,趙煦是有計劃的。
他不是喜歡幫人攬過,替人平賬嗎?
那他這輩子,就有攬不完的過,平不完的帳了!
“朕真的是太善良了!”趙煦忍不住在心中給自己點了個贊。
送走石得一,趙煦靠到坐褥上,重新拿起探事司的報告,看了起來。
嘴里嘟囔著:“這大胡子,該不會是吃過面子果實吧?”
看看人家——光是到親自碼頭迎接的文武官員,就有數十人。
京朝官/遙郡以上,就有十余人。
更有十余位朝中重臣,雖礙于影響,不便親自迎接。
卻也都派了子侄,到碼頭相迎。
趙煦看著名單,眼睛就瞇了起來,臉色的神色閃爍不定,良久嘆道:“也就是你是蘇東坡了!”
“換一個人,等著貶嫡吧!”
實在是蘇軾回京的迎接陣容,過于夸張了。
數十名文武大臣,親自相迎。
大半個都堂宰執和數位六部尚書/侍郎派了子侄相迎。
而這,還是建立在趙煦在過去一年,持之以恒的削除蜀黨骨干的基礎上。
除了呂陶、范百祿外,趙煦上上輩子,曾權傾朝野,與洛黨、朔黨分庭抗禮的蜀黨,幾乎被他拆了個干凈。
而這兩個人,之所以能幸免,也純粹是因為他們跪的及時。
早早的投靠了趙煦,成了帝黨。
不然,趙煦怕也是會對他們動手。
然而,當蘇軾回朝,依舊讓汴京風云動蕩,使朝野側目。
蘇軾的魅力,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