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祐三年四月辛巳(初五)。
金明池中,百花綻放,蝴蝶飛舞,錦鱗游泳,亭樓閣榭,盡是張燈結彩,一派喜氣洋洋之景。
成千上萬的士紳貴戚、工商百姓的歡呼聲,如海嘯般,響動金明池內外,聲聞數十里。
這是因為,當今天子,那位傳說中的仁如漢文,寬若仁廟,英類太宗,果似唐太宗的君王,出現在了金明池中的水心殿閣臺上。
數以萬計的士紳、百姓、工商,都得以瞻仰天顏,目見圣容。
大宋立國,百五十余年以來。
百姓能瞻仰天子御容,得見天顏的機會,少之又少。
且基本都在開國的時候。
上一次,汴京父老得以瞻仰天顏,恐怕還是真廟被立為太子,車駕從太廟入宮的時候。
熟悉國朝歷史的,甚至還會記得那次的事情的背后,還有故事:
父老得見太子,因唐末以來,天下就久未有太子,于是紛紛高呼:真社稷主也。
結果,宮中的太宗發脾氣了:百姓但知有太子,不知有朕乎?
還是寇準入宮,好說歹說,才讓太宗消氣。
而彼時,距離太宗駕崩,只有三年了。
自真廟后,汴京父老,已久未見天顏。
今日得見,自是歡喜萬分。
“官家萬福!”
“陛下萬年!”
歡呼聲,不絕于耳,響徹金明池內外。
趙煦則微笑著,向著人群揮手致意,這一刻,他的腦海中閃現了他在現代見過的一個畫面——三代將軍,站在觀禮臺上,向著人群揮手。
彼時,趙煦心中只有一個想法:他能行,我為什么不能行?
旋即,這個想法就被他掐滅。
因為,他所處的時代,已不允許唯我獨尊,威加四海的人出現。
但,如今,他重回中古。
這一夙愿,終于得償!
此刻,趙煦聽著山呼海嘯的民眾歡呼雀躍之聲,以及如海浪般的膜拜之影。
他輕聲呢喃著:“朕當為驕陽!”
“照耀萬物,德被蒼生,恩加海內,威播五大洲、四大洋!”
現代,三代將軍,三代太陽,恩加半島,所過之處,半島民眾皆熱淚盈眶,情難自禁。
而在春秋,更有趙衰、趙盾父子,人稱冬日之陽、夏日之陽!
這太陽,現代將軍做得,春秋趙氏做得。
他大宋趙煦,自也做得!
于是,他對著岸上的百姓,再次揮手,臉上的笑容,也越發燦爛。
趙煦身后,伴駕的宰執元老、宗室外戚、勛貴大將們、遼夏使者,見此情景,心思泛濫,各有不同。
趙煦帶著群臣,繞著水心殿的外郭平臺,巡查四方。
每到一處,必與百姓揮手,然后引來更大更猛烈的歡呼聲。
繞殿一周,趙煦才領著群臣,在護衛的御龍直簇擁下,回到水心殿,端坐到那專為趙官家特制的,觀賞爭標活動的御座上。
“諸位髃臣,都坐吧!”趙煦坐下來后,就輕聲吩咐著。
童貫當即上前一步,高聲降下德音:“大家有旨:賜諸位宰執元老、宗室宗親、勛貴大將座!”
“謝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