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絳的葬儀,按照最高規格,有條不紊的辦理著。
韓府之中,前來吊唁者,絡繹不絕。
無論新黨,還是舊黨,都給與了這位宰相極高的評價。
而韓絳的行狀、墓志銘,更是由新舊兩黨雙方的領袖分別撰寫:由文彥博負責撰寫形狀,王安石負責撰寫墓志銘。
這兩個事情,都是韓絳生前就已經安排好的。
文彥博和王安石也都爽快的答應了。
至于銘文書寫這個事情,趙煦委任給了米芾——這位未來的大書法家,此時剛好守孝完畢,回京待闕。
剛好,蘇軾南下海南。
米芾聽說后,第一個就跳起來,上書給趙煦表示‘愿隨蘇學士,建功海南,以謝君恩’。
趙煦一看就樂了。
立刻就抓了他的壯丁,讓他去給韓絳書寫墓志銘的銘文。
也算是拉了一把這位‘表叔’。
是的,米芾和趙煦是親戚——米芾的母親閻氏是趙煦父皇的乳母。
所以,米芾和趙煦的父皇,就是康熙和曹寅一樣的奶兄弟。
兩人小時候在濮王邸的時候,可能還一起玩過泥巴,掏過鳥窩什么的。
有著這層關系在,米芾就是大宋朝真正的天龍人。
可以隨便浪!
怎么浪都不會有事的那種!
哪怕現在也是一樣!
自詡古往今來第一大孝子的趙煦,當然會盡可能的給自己的‘表叔’塞好處,以便妝點自己的形象。
當然了,這也和他知道米芾這個大書法家必定會青史留名,享譽后世是有關系的。
隨著韓絳喪儀的辦理。
大宋朝的考試季,也進入了尾聲。
科舉方面,殿試結果在四月丁酉(21)公布。
賜正奏名進士石公弼以下三十六人進士及第,三百七十四人進士出身,三百零二人同進士出身,總計七百一十二人。
創造有科舉以來,單次錄取進士人數之冠!
大大的彰顯了,趙煦的恩典!
讓天下士大夫大贊不已——士人寒窗苦讀,別妻子、遠離桑梓,披荊斬棘,過關斬將,辛辛苦苦的進京趕考為的是什么?
還不是為了當官!為了當人上人!
前有南漢劉鋹倒行逆施,搞出來了想當官,必須自宮的國策。
結果,士大夫為了做官,主動揮刀者絡繹不絕。
后有蒙元、滿清,開科取士,不失圣主明君之譽。
而其一旦,不搞科舉,不給士大夫們當官的途徑,頃刻就土崩瓦解。
而趙煦在今年科舉大放水,將錄取人數第一次拔高到七百人以上!
對天下士大夫們來說,這就是古往今來的第一圣主明君!
幾乎所有人都說:官家天恩,永遠都還不完!
至于趙煦在科舉過程中,搞的那些小動作,做的那些改革,在士林中引起的非議和腹誹。
在科舉錄取名單出來的那一瞬間,頃刻煙消云散。
事實證明——士大夫們不怕皇帝亂來,只怕皇帝不給當官的機會和途徑!
誰能讓他們當官,他們就管誰叫君父!
至于君父是誰?考試的內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