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唃廝啰的青唐吐蕃政權,也是一樣。
所以,西夏和青唐吐蕃之間的矛盾才會這么大。
亦是唃廝啰、瞎征,死都要和西夏斗到底的原因——同行是冤家!
不做掉友商,獨吞利潤,怎么睡得著?
同樣的道理,西夏自元昊以來,只要有機會就要去打青唐城!
屢敗屢戰,屢戰屢敗,絕不氣餒!
聽著眾人的話,小梁太后嘆了口氣:“先帝啊!”
“吾不能守基業,保社稷……”
說著,就哭了起來。
懷中的小皇帝乾順,雖不知道發生了什么?
但見母親哭,他立刻跟著大哭起來。
殿上群臣,連忙紛紛勸諫。
請求小梁太后,為了國家社稷,為了大白高國的基業‘暫忍屈辱’,與北使好好談談。
更有人建議,立刻遣信使去南朝,讓在南朝的田懷榮去面見南朝皇帝,曉以利害,請求南朝不要與北朝皇帝狼狽為奸。
甚至可以威脅南朝——假若陛下咄咄逼人,我國將寧死不屈——舉國降大遼!
這是西夏的殺手锏。
面對宋遼兩國任意一國的傾國來攻時,就會作為底牌,去恫嚇對方——你別打了!
再打,我就投大宋(大遼)。
自立國以來,這張底牌只被啟用過一次——景宗(元昊)駕崩后,遼主耶律宗真趁西夏國喪興師來伐。
西夏立刻遣使朝覲汴京,成功的說服南朝的仁宗皇帝,同意增開榷市,售賣糧食與鐵器。
小梁太后對這些建議,一一采納。
因為,她本來就沒打算真的和宋遼死磕!
她之所以表現的那么激進,只有一個原因——她不想背賣國的鍋!
不然的話,無論是國中貴族,還是她的哥哥梁乙逋,就都有機會,在事后拿著這個事情當把柄攻擊她,甚至逼她下臺!
但,若事情是國中大臣、貴族,逼著她做的。
而且,她事先已經申明了主戰的立場。
那就沒有人能把鍋扣到她頭上了!
不得不說,小梁太后雖然年輕,但到底是老太后一手調教出來的。
政斗的水平,并不算太差!
……
汴京皇城,集英殿。
刑恕與兩位宰相,已奉詔入殿。
見了趙煦,行了君臣之禮,三位大臣就各自坐了下來。
趙煦簡單的講耶律琚之前來見的事情介紹了一下。
左相呂公著立刻就笑了起來,道:“陛下,此北虜之計也!”
“老臣若所料不差,此刻,該有一位北虜使臣,在那西賊宮中,在西賊君臣面前,恫嚇訛詐……”
“且十之八九,西賊君臣必然屈服!”
趙煦看向呂公著,問道:“相公怎知?”
呂公著低下頭去:“回稟陛下,此策北虜昔年常用于我朝!”
“慶歷增幣如此……熙寧割地亦如此……”
呂公著的腦海中,閃過了遼使劉六符與蕭禧的身影。
這兩個人,靠著三寸不爛之舌,硬生生的從大宋這里,挖肉而去。
此乃奇恥大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