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這樣的話,他們兩個就得好好想想,怎么當一個真正的大遼忠臣了。
所以,在事實上來說,耶律琚今日入宮,就是一次試探。
看看,這南朝的小皇帝,是否能讓他們賣命?
如今看來,這試探的結果,似乎已經出來了。
那位少年天子的內心,比想象中要堅定。
耶律琚拿起酒壺,給刑恕倒了一杯酒:“學士無恙,真是太好不過了!”
“請學士滿飲此杯!”
刑恕看著被送到他面前的酒水,輕笑一聲,道:“這酒不忙著喝……”
“二位員外……”
“西賊……到底是怎么回事?”他抬起頭,看向耶律琚與耶律永昌。
耶律琚哈哈一笑,耶律永昌則不動聲色的拿出了,十日前跟著高麗歲貢一起送來的遼主親筆詔書給刑恕看。
“學士看完自知!”耶律永昌瞇著眼睛說道。
刑恕接過來,放到眼前,借著燈光仔細看起來。
遼主的詔書內容很簡短,其中交代的事情,也只有一件——讓耶律琚到大宋天子面前,提出宋遼共伐西夏的要求。
與耶律琚在御前所言,幾乎一模一樣。
刑恕看完,就瞇起眼睛,看向兩人,拱手道:“還請兩位員外,指點迷津!”
“嘿嘿!”耶律琚怪笑一聲:“學士難道看不明白嗎?”
耶律永昌道:“此我大遼的故技!”
“只是,過去扮演我與十三郎角色的人,是前往興慶府……”
“而該去興慶府的,來到了大宋!”
“譬如劉六符,也如蕭禧!”
刑恕嗯了一聲,劉六符、蕭禧是誰?他當然知道。
前者是慶歷增幣的核心人物!
當年,此人幾乎是以一己之力,威逼利誘仁廟君臣答應了慶歷增幣的條款——加歲幣白銀十萬兩,絹十萬匹。
就這,在當年還被人認為是大宋外交的巨大勝利。
因為,在最開始劉六符開出的條件極為苛刻!
不止要求大宋歸還周世宗北伐時奪取的關南十縣與遼國。
還要求仁廟迎娶遼國公主。
更要求增加歲幣白銀二十萬兩,絹布二十萬匹!
最終,地沒有割,公主也沒有娶,歲幣只加十萬兩白銀,十萬匹絹布。
在當時的朝臣眼中,這確實是大勝!
堪比澶淵之盟的大勝!
更關鍵的是——宋遼和議后,遼主隨即發起了對西賊的征討。
這被當時不少人認為——乃我朝外交之功。
而蕭禧……
熙寧割地的主導者。
正是此人,在熙寧時入朝,硬生生的將慶歷年間沒有割讓的土地給訛走了。
此事,如今已沒幾個人敢提了。
因為,當時和現在的輿論,都將責任推給了當時的宰執們(主要是王安石、韓縝)。
但傻子都知道,王安石當年在朝中是堅決反對的。
而韓縝,只不過是個背鍋俠。
真正的責任人,是不能說,也不可以討論的。
“所以……”刑恕想了想,問道:“貴國對西賊提出的要求是?”
耶律琚輕笑一聲,也不隱瞞,直接道:“我主以黑汗回鶻,乃大遼臣屬,夏國,亦大遼之臣!”
“今黑汗有難,我主詔發阻卜義從西行援助!”
“于是勒令夏國主出兵襄助,以盡兄弟之情誼!”
“此外,夏國當許西行阻卜義從兵馬,以夏國瓜、沙二州為牧場!”
刑恕聽著,想起在來的路上,遇到的那個胡僧突沙的話——極西之拂菻國國主,似乎也因突厥可汗東征,有欲遣使聯絡大宋……
現在,從耶律琚等人口中得知。
遼主也因為這個事情,遣使西夏,威逼利誘,要求西夏出兵,并將瓜州、沙洲作為阻卜騎兵西行修整、放牧之地。
這就有趣了!
刑恕感覺,官家肯定會感興趣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