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書房里,永元帝看了魏瑾之帶來的魏國公請罪的奏章。看完后,他問道:“這是魏國公寫的嗎?”
“不是,是文哥兒替兄長寫的。”魏瑾之實話實說道。
“你這個大侄子文采不錯,寫的非常真摯感人。”永元帝合上奏章,戲謔地看向魏瑾之問道,“你不替你侄子求情?”
“臣不求,魏逸松作惡多端,殘殺這么多人,理應受到律法制裁,告慰那些被他殘忍殺害之人的在天之靈。”魏瑾之也沒有想到魏逸松殺害了這么多人。
“魏國公沒有求你幫他兒子求情?”
“沒有,兄長了解臣的性子,不會逼臣求情,也不愿臣求情。”魏瑾之一直慶幸自已有一個這么好的大哥,不然他們兄弟倆早就反目成仇。“兄長對魏逸松的惡行也是十分憤怒,只是魏逸松畢竟是他的兒子,所以才會厚著臉皮寫奏折請皇上開恩。”
“沒想到魏國公這么善解人意。”說善解人意不太妥當,該說通透。
“兄長一向如此。”
“你就算向朕求情,朕也不會網開一面。”畢竟這件事情是在早朝上,當著眾臣的面捅了出來,而今整個咸京城的人都知道魏逸松做的惡事。
“臣明白。”所以從頭到尾,魏瑾之沒有想過求情。
“朕給了燕王他們三日時間,明日這件事情就會有結果。”永元帝看向魏瑾之,溫聲道,“回去告訴魏國公,魏逸松的事情不會牽扯到魏國公府,也不會連累其他人。”
“謝皇上。”
“去忙吧。”
“臣告退。”
等魏瑾之退下去后,和芳這才開口說道:“皇上,四元郎好像沒有告訴魏尚書,是他要置魏逸松于死地。”
“沒必要告訴瑾之。”永元帝想到梁王這些年的所作所為,眼底一片冷芒,“朕的幾個兒子真是一個比一個有本事啊。”
和芳聽到這話,嚇得心頭一緊。
“正好利用老三這次的事情,好好地敲打他們一番,不然他們一個個不知天高地厚。”說完,永元帝發出一聲冷笑。
和芳原以為魏云舟讓湯圓把魏逸松做的惡事的證據交給端王,會惹得皇上不高興,畢竟燕王殿下并沒有提前向皇上匯報此事。現在看來,皇上并沒有對燕王殿下和四元郎生氣。
他覺得梁王也是永元帝的兒子,所以會不愿把這件事情捅到早朝上,如今看來是他想多了。
除了燕王殿下,皇上對其他幾位殿下沒有半點父子之情。不過,話說回來,其他幾位殿下做的事情,也難怪皇上對他們這么無情。
此時,大理寺里,燕王和慶王,還有大理寺卿正在審問魏逸松,而太子、端王、成王、代王他們幾人坐在一邊旁觀。
主要是大理寺卿審問,燕王和慶王坐在一旁協助。
昨天,大理寺的官員才著手調查魏逸松的事情,但他們辦事效率非常快。經過一天的詳細調查,確認端王殿下的舉證無誤,沒有編造或者偽造證據。
大理寺卿一件事情一件事情地詳細審問,魏逸松嘴硬地不認罪,說一切都是誣陷,即使物證人證俱在,魏逸松還是不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