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會試的前兩天,魏云舟領到由禮部發放的考牌,也就是準考證。考牌上有考生的詳細的個人信息。
領考牌必須由本人親自去領,不能由別人代領,因為本人去領的時候,禮部的官員要仔細核對考生的身份,與登記時的個人信息是否一致。
在會試前夕,考生們來到咸京城后第一件事情,就要去登記,也就是報名參加會試。你不去報考,怎么可能讓你參加會試。
報考的時候,禮部官員會詳細地記錄考生的個人信息,比如說姓名、性別、年齡、長相、身高等。
禮部官員在記錄的時候,也會與當地府衙上交上來的訊息,進行一番對比。這么做是為了防止有人代考。
考生去領考牌的時候,官員們會再次細致地核對考生的訊息,確保前來領考牌的是考生本人。
魏云舟去禮部領考牌的時候,遇到了燕王和慶王。他們二人親自帶他去領考牌,態度非常熱情。除了他們,禮部其他官員對魏云舟也非常客氣。
身為咸京城的四元郎,又身為魏尚書的小侄子,還被皇上看好,魏云舟不僅在咸京城,還在官員們之間都有名氣。
禮部的官員還非常親切地要帶魏云舟逛一逛禮部,還要送他去戶部找魏瑾之,都被他婉拒了。
魏云舟對禮部官員的態度非常恭謹,沒有因為自己是魏尚書的小侄子,十分驕傲或者囂張。他在禮部官員們的面前,擺足了自己學生的身份。不驕不躁,不卑不亢,給禮部官員們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對他的觀感十分好。
領考牌的時候,禮部官員告訴魏云舟,今年參加會試的學生四千多人,但錄取人數只有三百人,百分之十都不到。
其實,一直以來,大齊會試的錄取人數都是三百人,除非遇到恩科,會增加一些錄取人數。永元帝剛登基時的會試錄取人數增加到四百人,比往年錄取人數多了一百人。
四千多人參加會試,只錄取三百人,競爭十分激烈。這也是每次考會試,有很多舉人考不中貢士的原因。
轉眼就到了考會試的前一天。
魏云舟跟往常一樣前往謝太傅家里讀書。
前兩日,謝太傅就讓魏云舟在家休息,不用再來他這里讀書,但魏云舟說他不用休息。
考鄉試的前一天,他也依舊跟謝少傅上課。
謝太傅見魏云舟來了,沒有急著上課,而是給了他一張護身符。
“護身符?”魏云舟不明白謝太傅為何會給他護身符,不是應該送他高中符嗎?“您親自去求的嗎?”
“不是我,是檀兒前兩日親自去云青觀求的護身符。”
魏云舟聽到這話,嚇得差點把手中的護身符扔了出去。他趕緊把護身符放在桌子上,表情非常無奈地看向謝太傅。
“祖父,謝姑娘求的護身符,您怎么能給我?”這不是害他嗎?
“你想哪里去了。”謝太傅瞪了一眼魏云舟,沒好氣地說道,“檀兒給我們所有人都求了護身符,你的護身符是我讓她順帶求的。”
魏云舟:“……”好吧,是他誤會了。
謝太傅又拿出一個香囊,遞給魏云舟道:“這是檀兒給燕王殿下求的護身符,你幫忙轉交給燕王殿下。”
魏云舟伸手接過香囊,低頭看了一眼,發現這個香囊繡的十分精致。
“這個香囊也是檀兒親自給燕王殿下繡的,里面的香片也是她親自做的。”
“祖父,您還是用一個錦盒裝著吧。”他直接把香囊揣進懷里,然后再轉交給湯圓不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