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嬸嬸,還是等我考中秀才再說吧!”
王氏笑了,忽然壓低嗓門道:“令哥,我家那女子如何?”
“啥?”
“別看黑了點,知根知底,你若是......”
余令徹底的慌了,自己才是第一步,這些人都已經想到了最后的一步。
不能說她們勢利,只能說社會的風氣如此。
灞橋那邊上好的土地都是大片大片的歸于秀才,舉人,官員的名下。
百姓雖然沒了地,成了別人的佃戶。
但日子真的比以往好。
每年收成之后繳納地租?,士紳不干活就能獲取糧食,還擁有了土地。
百姓通過這種方式減輕了自己的稅賦負擔?。
但若遇到欺負小肥他們這樣的士紳,那就完蛋了。
地都沒了,那唯一能糊口的東西就沒了,為了不餓死……
只能拼死一搏了。
不去種田的人多了,閑雜人員自然就多了,不穩定的因素多了,社會自然就動蕩了起來。
隨著如意把話傳開,過來喝茶的人越來越多了。
六大桶的茶水,頃刻間就見了底,連茶葉都消失了。
漢子們會把煮開的葉片塞到嘴里嚼著吃。
晌午太熱,余令怕把人熱壞了,所以都回去休息了。
等晌午過了,太陽不那么毒辣了,大家又來了。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五日,這五日的太陽依舊攢勁。
在余令的帶領下,溝渠清理的工作比想象中的快。
最多再有三日,十里溝渠清理完畢,眾人頭一次覺得勞役竟會如此的“輕松”。
反觀隔壁村子的,人比余令這邊的多,干的時間也比余令這邊長。
因為都怕自己多干成了傻瓜,所以……
現在溝渠清理三里地不到。
這個消息傳達開,屯子里面的人干的更加起勁了。
沒有人和他們比,他們卻要悄無聲息的壓隔壁一頭。
因為每年給苗澆水的時候兩個村子總是打架。
而余令這邊的這個屯子因為人少,漢子少,總是輸。
這一次干活他們人多,自己人少,如果人多的村子在修理水渠一事上還干不過人少的,那就有的說了。
太陽緩緩落山,南山方向吹來了帶著點點涼意的風。
一頂轎子從遠處緩緩而來。
平日板著臉的艾主薄陪著,拿著扇子,殷勤的扇著,臉上掛滿了笑意。
看見余令,艾主薄臉色一喜,大聲招呼道:
“小余令,來來,快來,縣令老爺來體察民情了,快來拜見……”
望著一臉精瘦,留著三羊胡子的朱縣令余令趕緊行禮。
朱縣令打量了余令一眼,隨后把目光望向了溝渠。
望著清理的干干凈凈的溝渠,朱縣令眼睛一亮。
“太祖爺定下的規矩是對的,讀書人就該優待,看看這溝渠,這才幾日啊,干的就是好,看著就是舒服!”
縣令在感嘆,艾主薄在笑。
他這一路太糟心,以為自己回去定要挨罵,誰料到臨別之時,小余令竟然救了自己。
“余令,聽艾主薄講過你,八月考試可有信心?”
“本來沒有多大信心的,如今看到了縣令大人,又得縣令夸贊,借著大人的福氣,我覺得一定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