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鋪子這件事其實沒有那么復雜。
把傭金給牙人,把要求跟牙人說明白,你在家里等著就行了。
他們會挨個上門來跟你“摸碼子”議價!
用余令的話來說這些人就是中間商。
他們這群人在大明的地位雖然不高,但各行各業缺了他們不行。
他們可保達成協議,確保交易的順利進行。
行商賈之事畢竟是賤業。
雖然當下風氣開放,但很多鋪子的背后都是達官顯貴。
因為他們的官職變動,或是資金周轉需要賣掉部分產業。
他們不可能親自跟你去商議價格。
買這些產業的也可能是官宦之家,他們也要自持身份,也要做出樣子來。
這個時候就需要中間人來牽線搭橋了。
這時候,牙人就出來了。
如今的牙人不但能牽線搭橋,他們還能給你作保。
只要錢到位,拎包入住就行,地契、鋪契直接送到你手上。
在余令看來,這套商業體系已經非常完善了。
至于什么會員制,這里也有。
大多集中在茶館,勾欄,酒樓,老百姓用不到,自然也就是在一小圈子流行。
給小老虎買鋪子是茹慈要為余家做的第一件大事。
也是她出閣以來第一次抬起頭,走出門檻做的大事情。
茹慈格外的認真。
看著茹慈的認真勁余令不想去指手畫腳,親事已定,她今后就是這個家的主人之一。
早晚她要站出來管家。
一群牙婆進了門,開始詢問主家需求。
因為茹慈她是女子,和牙人交流自然要找女牙人。
牙人里有專門為官宦夫人服務的群體,她們叫牙婆。
牙婆也是“三姑六婆”的一種。
“三姑”是指尼姑、道姑以及以占卜為生的卦姑。
六婆就是牙婆,媒婆,師婆,虔婆,穩婆,藥婆。
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群體。
別看這群人臉上此時掛著溫和無比的笑。
出了這個門,到了市場,雙手叉腰砍價的氣勢根本就不輸男人。
這群婦人眼睛毒,進門一看茹慈的眉眼,就知道茹慈還未經人事。
再看茹慈的年紀,這些老媽子心里不免有些竊喜,她們也怕遇到那種臉頰無肉,眼神刻薄的悍婦。
年齡在很多時候代表著經驗。
雖然這個道理有些籠統,但在絕大多數的時候就是如此。
人情世故,那都是吃虧,在生活里面磨煉出來的。
望著這群牙婆進門,茹慈知道屬于自已的交際來了。
“昉昉,來給諸位婆婆看茶!”
望著昉昉忙著倒茶,眾人忙著致謝,茹慈淡淡道:
“這次我家郎君回京授官,趁著回京想給家里在宮里當差的兄長謀一份產業。”
“丑話說在前面,不要以為我年紀小就好糊弄。
不瞞各位婆婆,我從小就和兄長相依為命,八歲的時候就開始管家里的生意鋪子!”
茹慈笑了,加重語氣道:
“所以,不好的地段,不好的鋪子就莫要想著哄騙。
騙了我,我就讓我家郎君去找你們,到時候不給傭錢,可莫要怪我余家不會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