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衙役知道的太多了,在之前趙通判也打圓場了,說那些都是謠傳。
結果這劉衙役這么沒出息,一來就認了。
如此一來,趙通判說的那些話就成了把柄。
他以為自已先把這些事扛起來,趙通判會緊隨其后.....
他以為有趙通判,加上自已,再加上另一邊的張同知。
就算這些事處理起來有些難度,那也不至于太難。
再怎么說余令也是新來的。
沒有自已等人的幫襯,這長安他玩不轉。
只要他余令要握權,遲早會和自已等人走到一起,這才是官場。
結果,趙通判根本就不說話。
所以,他才喊這不是官場的規矩。
他以為這個時候趙通判,王推官會明白過來,跟著自已一起對余令施壓。
結果,現實依舊是殘忍的。
官場的規矩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老人自保,維護群體的利益,結果......
結果所有人都當作啞巴。
吳知事失望了。
在高知府出事了以后,眾人在酒桌上,信誓旦旦的說好了同進退。
如今.....
如今他們幾個突然不說話了,自已卻是成了鴰貔,怒火攻心之下,吳知事豁出去了。
沖著余令大喊閹黨。
殊不知老劉也抱著同樣的想法。
他是真的舍不得花了幾十年心血,花了那么多的錢,才搞出來的宅院。
他以為這院子里的通判,知事會幫自已。
眼看就要被抄家了。
見吳知事不說話,余令也不著急。
長安縣那邊的衙役一來,他吳知事是清白的,還是黑色的一切都會水落石出。
“吳知事,你若是清廉的我余令今后就改名叫閹黨,你若不是清白的,我余令可是會拉著你去游街哦!”
吳知事看著余令慢慢的低下了頭。
清白的,整個衙門也只有今日才來的余令是清清白白的。
剩下的有一個算一個,哪有什么清白的。
長安衙門離知府衙門不遠。
若是在大唐時期從東城跑到西城大概需要一個時辰。
原先的時候大雁塔都在城內,現在都跑到城外去了。
如今的長安城不大。
半個時辰后腳步傳來,小肥回來了。
他進來了,一個瘦瘦小小的漢子抱著三塊板子也跟著他走了進來。
“小的文六指拜見大人!”
“會打人不?”
文六指咧嘴一笑,自信道:
“大人,這口飯養活了小的三代人,別的地方不敢說,在這長安城內小的就是這個!”
見文六指豎起大拇指,余令驚訝的發現這個人真的就有六根指頭。
小拇指邊上還有一個小指頭。
“介紹一下!”
“大人,我朝笞刑大體上是沿襲唐朝的制度,但也有所改變。
就拿小的手里這三個家伙事來說,分別是笞、杖和訊杖。”
“小的這個叫笞,大頭厚度為二分七厘小頭為一分七厘,杖的大小頭分別為三分二厘和二分二厘……”
文六指如數家珍,說起這個來整個人都變的神采奕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