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過年了,大掃除來了。
這一次依舊徹底的大掃除。
上一次大掃除遺留下來的溝溝角角,破破爛爛要在這一次全部清理完。
悶悶走上了街頭。
作為余家的大娘子,哥哥在衙門里忙著給眾人核算俸祿,她覺得他也要為長安城盡一份力。
在老張的帶領下和茹家打掃起了鐘樓。
余家大娘子都出來干活了,就算有想偷懶的,也會有些不好意思。
秦王府的人在今年難得動了起來。
府上的護衛、仆役,還有宗室的朱家人拿著工具開始沿著秦王府打掃街道,墊土填坑,鏟除墻根的枯草。
秦王府的主動讓長安人頗為稀奇。
因為,在長安人的眼里,秦王府的人是與世隔絕的。
明明同在長安城,百姓對他們卻極為陌生。
朱存相回到了長安。
直到今日,他身上的傲氣才徹底的消失殆盡。
隨著朱縣令的死,他才明白他在眾人眼里是什么樣子。
沒了朱縣令,他去鋪子里賒賬,都會被伙計笑著拒絕。
原先他可是巴不得自己在他鋪子里買的東西。
賒賬都沒有大問題。
因為鋪子的掌柜在年底的時候會把賬簿拿給朱縣令。
朱縣令會付錢,或者是用別的法子抵消這筆賒款。
如今不行了,他懂了什么叫人走茶涼。
他終于舍得放下了身段。
一個男人,一旦放下身段去做事,那變化就如脫胎換骨。
有了擔當,人也立刻變得沉穩了起來。
望著余令忙完,牽著小霖的朱存相趕緊站起了身。
“令哥,昨日我其實就到了長安,想著給小霖買些東西,耽誤了時間沒去拜會,你心里莫怪!”
余令笑著擺擺手,笑道:“花椒賣的如何?”
“非常好!”
朱存相聞言極為得意,這兩年他一直呆在韓城,一直在收購花椒,把花椒整合到一起后賣出去。
韓城盛產花椒,且小有名氣。
因為他是朱家人,祖訓規定不能行商賈之事。
在茹讓的建議下,他找到了余令,余令給出了一個主意。
叫花椒整合。
表面上看他是在中間當個中間人,賺一點口舌的錢。
實際上他是利用龐大的朱家族群進行收購。
這家七八斤,那家五六斤。
若是有人問起,朱家人統一口徑這是自己家里用。
這年頭,這么說,還真的沒有那個官員去揪著不放。
如此一來,這就成了韓城朱家人的一種生存本事。
大明如今的花椒很多,有很多靠著種植花椒過日子的百姓。
有什么香椒子,青皮椒?,大花椒等.....
花椒已經不是什么稀罕物了,小門小戶也能用花椒。
雖然走到了千家萬戶,但在那些官宦,富商,員外群體里,好的花椒依舊供不應求。
尤其是韓城的大紅袍花椒,被封為上品。
平順縣的大紅袍甚至被列為貢品。
花椒的作用可不僅僅是香料。
放到糧食里可防蟲,放到油罐里可以防止油變味。
老人到了歲數容易關節疼痛,婦人中氣不足,用花椒水泡腳有奇效。
拿花椒泡腳的,入藥都是有錢人。
貢品價格昂貴,泡腳過于奢侈,韓城的大紅袍就成了最佳的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