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的時候余老爺子從家里出了門。
前日他去大慈恩寺加了香油,這件事已經成了他的習慣。
自從有了來福后,在來福生辰前的一到兩天他都會去加香油。
在京城的時候他會去娘娘廟。
他覺得自已的來福就是碧霞元君給自已的。
當初也是抱著半信半疑的態度去的。
這娘娘廟在宣德年間時只是一座小小的土地廟。
相傳在嘉靖年間,嘉靖爺登基后宮里的妃子都沒能誕下一個皇子。
嘉靖爺的生母圣母章圣皇太后急壞了,大明江山沒有皇子繼承可不行。
圣母章圣皇太后開始求神拜佛,最后求到了碧霞元君身上。
她許諾,若能讓大明江山后繼有人。
她便修建一座廟宇,讓其享受人間香火供奉。
許愿后不久,嘉靖帝真的得了一皇子,圣母章圣皇太后也兌現了當初的誓言,把土地廟擴建,便有了北頂娘娘廟。
北頂娘娘廟是真的存在。
但這個不知真假的故事卻在百姓間流傳甚廣,信者極多,香火極好。
成了一處靈驗的道家道場。
余員外在沒余令這個兒子之前最后一次去的廟宇就是娘娘廟,因為都說求子很靈驗,所以他就去了。
結果就有了余令。
所以余令去京城的時候余員外會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去娘娘廟拜祭一下,好好感謝一下碧霞元君給了自已這么好的一個兒子。
今日是兒子的生辰,他要出門去買點肉回來搓丸子。
雖然此時兒子來福杳無音訊,他還是貼心的去準備。
回不回不知道,但一定要準備,萬一回來了呢!
太瘦的肉他不喜歡,他喜歡肥油多一些的那種肉,油水多,身子才會好。
“余老爺,胡椒來一點吧,韓城來的,大紅袍!”
余員外笑著搖搖頭。
胡椒不用買,朱存相這個孝順的孩子今年給家里送了二十多斤。
哪怕家里人口多,用量大,這些也足夠了。
光有丸子不行,得配八珍湯。
八珍湯得買配菜,這是重中之重。
來福喜歡吃八珍湯里的面筋,可洗面筋不是一個簡單的活,非常耗費時間。
先前的時候都是肖五洗,他有耐心,往那里一坐就是小半天。
肖五也跟著來福一起走了,如今都是廚娘在忙碌。
洗面筋的湯水也得留著。
煮一鍋上好的八珍湯,少不了洗面筋的湯水勾芡,這可是稀稠的關鍵。
要達到吞咽之余又有東西可嚼,這才是上好的八珍湯。
同時,這也最考驗廚子的手藝。
做好了之后來一碟腌菜,淋上香油,再加一點香醋,再把炸好的丸子擱在里面,辣中透酸,酸中有辣。
一大碗下肚……
一股熱流從胸腹之內直散到四肢百骸,身上的寒氣就出來了。
在這個乍暖還寒的初春,驅寒最好不過。
“余老爺,今日要幾只羊?”
望著躬身行禮的肉鋪子掌柜,余員外拱拱手回禮,然后笑道:
“橫山羊有么,若沒有,其他的也行!”
“老爺好運氣,商隊才運來一些,可只剩下五只了,茹家在昨日一口氣買了十多只,都是在小老兒這里買的!”
余員外聞言笑了笑,他知道,那十多只一定是茹慈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