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過的很快……
土豆似乎是昨日才種下,一轉眼就郁郁蔥蔥了,如今長安書院已經開始上瓦了。
茹慈望著又匆忙離去的余令輕輕嘆了口氣。
自己郎君離家的日子掰著指頭都能算的清楚。
雖然大郎說過會早早的回,可這一走,光是在來回路上所耗費的日子就得半年。
更不要說還有其他的事情了。
茹慈不止一次的祈禱。
祈禱自己的郎君吉星高照,所有的考試全部及第,平平安安的去,開開心心的回,志得意滿的歸。
裴茹很明白考試這個事情有多難。
茍老爺子學了一輩子,考了一輩子,考到兩眼昏花還沒個功名。
就連他現在這個童生的功名……
那也是考官心疼他,故意給他了一個壓尾的名次。
茹慈還知道,有數不清的秀才公為了一個舉人的功名努力了一輩子,最后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考試不光要有真才實學,還得有錢,有門道,有人指路。
這些看似不重要,卻是最重要的,比真才實學都重要。
雖然京城里有大爺在,可茹慈還是有點怕……
怕自己的郎君去了京城,考試成績不理想就不回了。
跟那些秀才公一樣,不拿個功名誓不還鄉。
男人嘛,好面。
覺得自己沒考好,回去丟面子。
索性就不回了,索性就在京城念書,非要拿出一個成績出來才肯回家。
這樣的例子實在太多了。
余令其實已經跟茹慈保證過了,自己只考一次,不管成績如何自己一定會回來。
余令不會把大把的時間浪費在考試上。
再往后,考的好,或是不好,意義已經不大。
悶悶沖進屋子,見嫂嫂在看著大門發呆,腳步立刻放緩,躡手躡腳的退了出去。
她實在害怕自己的嫂嫂。
說出來也丟人,自己這么大了,還挨打。
悶悶如今的心情和茹慈恰恰相反。
茹慈是在愁怨日子怎么過的這么快,悶悶是在愁怨日子怎么過的這么慢。
這一次悶悶要跟著哥哥去京城。
一想到京城悶悶就忍不住吞口水。
她已經想不起自己上一次吃烤鴨是什么時候了,她都快記不住烤鴨的味道了。
這一次,她要去最具盛名的便宜坊把烤鴨吃夠。
長安城雖然也有烤鴨。
聽說是當初跟著秦王一起來的,是南京城的老掌柜,傳承至今也幾百年了。
就在這一代,去年開了一個面館,順便接紅白喜事做“大鍋飯”的活。
他的烤鴨悶悶去吃過,味道還可以,但長安的人似乎不怎么喜歡烤鴨。
店家一直說長安沒有合適的鴨子,如果有南京鴨,絕對好吃。
可上哪去找南京的鴨子。
至于那什么起源于遼宋時期的特色豆汁,悶悶覺得自己還是不要嘗試的好。
哪怕悶悶也不確定自己小時候有沒有沒喝過。
哪怕吳秀忠形容的天花亂墜,夸它是人間少有的美味。
可昉昉是跟著大哥去過京城的。
她說當初店家知道吳秀忠是外來的,怕他喝不慣,就給盛了小半碗。
結果走的時候店家非要吳秀忠把碗帶走,人店家還順便要了碗錢。
因為,吳秀忠喝的那半碗豆汁成了滿滿的一碗。
見嫂嫂似乎不愿搭理自己,悶悶一個人跑到了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