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期內陸市場一片空白,很多初期富起來的人,憑著就是自身膽子大,就賺取了第一桶金。
這個時期,內陸到處充滿著機會,用遍地黃金來形容都一點也不為過,隨便倒騰點東西,就能夠賺大錢。
還有比這個時代更加美好的嗎?
今后,家樂福的大本營,最終還是會回在內陸,只等他在東南亞地區站穩腳跟,就會調轉槍頭,回內陸大力發展。
聽到楊辰這話,梁行長不由松了一口氣,認真道:“多謝楊生能夠體諒,我相信國家發展起來后,一定不會忘了你的付出。”
對于這話,楊辰并不感冒,擺了擺手道:“忘不忘不重要,重要的是祖國發展起來了,我們這些國人以后走出去,腰桿才能挺直了。”
說完,楊辰看向一旁沉默不語,不怎么說話的大佬,開口道:“對了領導,有件事麻煩你幫我跟上面申請一下。
最遲明年,我需要在內陸招幾支工程隊去澳大利亞幫忙開發糧食基地,人數大概可能需要兩三萬人左右,具體多少,到時候看情況而定。”
“這件事麻煩領導幫我跟上面通個氣,看看上面能不能幫我一把。”
大佬聽到兩三萬人的數目,眼皮子又忍不住跳了跳,這么多人,招募的肯定不是只會種地的農民。
國內很多大的工程隊是什么人組成的,大佬自是再清楚不過。
對此,大佬僅僅只是猶豫了片刻,便點頭道:“行,沒問題,我會把事情詳細匯報給上面。”
見大佬答應的這么干脆,楊辰有些不放心。
這件事可是事關他的身價性命,接下來他能不能盡快在澳大利亞打開局面,站穩腳跟,打造自屬的糧食基地,直接影響著他未來的發展。
沒有素質過硬的工程隊,就算有各種機器輔助,單憑澳大利亞那群白人老爺們,想要把上千萬公頃的土地開發出來,不知道要何年何月。
而內陸工程隊就不一樣了,看看后世內陸在基建上的發展,速度比坐動車還快。
只要他舍得大手筆投入,花不了多長時間,就能把北澳洲開發出來。
楊辰忍不住提醒道:“領導,你匯報的時候,順便將澳大利亞那邊礦產資源遞上去,接下來國家要是發展好了,對于資源的需求,肯定會越來越大。”
“澳洲那邊礦產資源豐富,小子在那邊也不光只投資農業,礦產行業也會涉及,如果我能在那邊發展好,到時候也可以幫上一點忙。”
“……”
霍大亨和梁行長兩人相互對視了一眼,眼中除了佩服還是佩服。
這也就是楊辰敢這樣明目張膽的跟那邊談條件了,換了霍大亨,他絕對做不到,或者說根本做不出來。
大佬眼皮子繼續跳著,不同于前兩次,這次顯得格外認真。
對于楊辰的話,他是認同的,所以沒有考慮多久,一拍大腿,“這事包在我身上,過幾天我剛好要回內陸一趟,到時候我親自幫你跟上面說。”
國家發展建設越快,需要的資源也就越多,這個道理誰都懂,也分的明白。
雖然內陸地大物博,世界上有的,沒有的,都能在內陸找到。
初期發展自給自足自然沒問題,可一旦進入快車道,那么憑著內陸的人口基數,以及內陸廣大的地域分部,需要的資源絕對是個天文數字。
走一步,探兩步,看三步,大船行使,從來就不是只看眼前這么簡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