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第一次反壟斷的重頭行業是石油、鐵路和鋼鐵等傳統產業。
其中最具威懾效應的拆分案例,是對美孚石油公司的拆分,一九一一年美國最高法院判定洛克菲勒財團所操控的美孚石油公司涉嫌壟斷而予以拆分,于是將該公司拆分為三十四家獨立公司,并處以巨額罰款。
從美孚公司拆分開始,美國由此開了拆分大企業之先河,其后十多年間,被拆分或罰款的大企業不下二十家。
美國第二次反壟斷,是從八十年代,新技術革命掀起**之際開始,這一次美國政府對準的的不再是石油、鐵路、鋼鐵等傳統產業。
新技術誕生,使得計算機與信息產業得到巨大的發展,其中著名的美國電報電話公司和IBM公司在進入八十年代后,同樣被美國政府無情的拆分了。
其中最出名的莫過于AT&T公司,一九八四年美國司法部依據《反托拉斯法》宣布拆分AT&T公司,將其分拆出一個繼承了母公司名稱的新AT&T和七個本地電話公司。
由此,將美國電信業從大公司壟斷時代推入了一個激烈競爭的時代。
同一時段,通過訴訟迫使IBM公司將其硬件與軟件分割開來,相比前者AT&T公司,IBM無疑幸運很多。
不過,也正因如此,這為后來美國政府針對計算機行業的反壟斷開了先河。
后世我們看到美國司法部一直針對微軟等大型的計算機互聯網公司,時不時高舉反壟斷大棒,攪動著美國IT行業內部競爭。
縱關美國反壟斷歷史,其實就是拆分大企業的歷史,從一九一一年開始,一直到后世二十一世紀,中間將近一半大企業拆分案都是在兩次反壟斷熱潮中被拆分。
二十世紀末到二十一世紀初,是計算機和信息產業時代,楊辰沒有想到里根總統竟然會主動邀請他在美國開展電信業務。
不過,略微思考過后,楊辰也就明白了里根總統的用意。
現在美國電信企業大多都傾向于歐洲的G**技術,而對于自家的CDMA技術,并不是很重視。
對方明顯是想利用他,讓他這條過江龍刺激一下美國電信企業,有了楊氏財團闖入,美國其他電信企業必然會抱團抵制,從而大力實現CDMA商用。
當然了,這一切的前提是高通公司和香江電話公司完成對CDMA的商用,才能獲得機會。
想到這點,楊辰對里根總統的佩服又提高了一分,這種隨手畫大餅,讓人主動進圈的手段,一般人可做不到這么自然隨意。
很顯然,這位里根總統平日里沒少做這種事情,熟能生巧,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作為第一個打破美國總統詛&咒的人,里根確實有一些過人之處,最起碼這位中槍不死,在美國歷史上屬于少有的奇跡。
大難不死,必有后福。
后世人們對里根總統的評價還是不錯的,雖然談不上偉大,但在冷戰時期,使美國經濟高速發展,即使面對史無前例的股災,也依舊沒有動搖美國經濟,理政手段不得不讓人稱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