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郎,高頭大馬拜三清。
一道仙音自天上傳來:“你與道有緣”。
這事兒風一樣地傳回了靈山。
佛陀們,慌了。
此前奉命去度化陳玄的諸位菩薩更是一臉震驚:不是!你來真的啊!
你小子還真對道感興趣了?
“那悟靈仙子真是無恥至極!”有佛陀忍不住唾了一聲:“天庭原是打的這個主意!”
一貫是靈山跟天庭搶人,如今天庭也干起這勾當了?多新鮮啊!
合著之前的一副灑脫的做派,一口一個【道法自然】都是裝的是唄。
現在瞧著佛教要大興了,不演了?攤牌了!
當真是欺人太甚!
“阿彌陀佛。”如來卻念了一聲讓眾佛陀消氣:“那悟靈仙子已經入局,如今種種不過是負隅頑抗,她做的孽日后自有她來償還,我等需以慈悲之心看待,萬般磨難皆是佛緣。”
如來說完這話,又從寶盆里取了百樣奇花、千般異果等物,與眾佛陀同享,佛陀們這才喜笑顏開,放下了嗔怒。
阿儺捧定,著迦葉布散。大眾感激,以福、祿、壽為詩獻我佛以示敬謝。
眾菩薩獻畢,如來微開善口,為弟子講演大法,宣揚正果,講的是三乘妙典,五蘊《楞嚴》。
禪心朗明引天龍圍繞,真性實情令花雨繽紛。
講罷,如來佛眼一閉,似在思索些什么,菩薩羅漢等一眾也不敢打擾,只靜靜等著。
過了良久,如來才緩緩睜開雙眼道:“我觀三界六道如今皆被貪嗔癡所擾,眾生皆苦實在可悲可憐。
如今四大部洲,諸多善惡,各方不一:
東勝神洲,敬天禮地,除花果山外皆是心爽氣平。
北俱蘆洲,雖好殺生,只因糊口,性拙情疏,無多作踐。
我西牛賀洲,不貪不殺,除獅駝國一眾之外,皆是養氣潛靈,雖無上真,人人固壽。
唯獨那南贍部洲者,貪淫樂禍,多殺多爭,正所謂口舌兇場,是非惡海。
我今有三藏真經,可以勸人為善。”
如來此前雖說的輕巧,卻也知道不能縱容陳玄再往信道的方向走了。
畢竟陳玄信道的一小步,就是靈山丟臉的一大步!
如來觀三界六道重新推算一番,發覺只要既定的結果不變,便不會干涉到量劫因果,佛教功德。
于是,佛祖終于下定了決心。
該傳經了。
諸菩薩聞言,立即了然,合掌皈依,問了一下那三藏真經的具體情況,最后再由觀音菩薩行近蓮臺自薦:“弟子不才,愿上東土尋一個取經人。”
如來見了,也是微笑頷首:“別個是也去不得,須是觀音尊者,神通廣大,方可去得。”
觀音臨行前,如來又給了祂幾件寶貝:“這兩個箍兒,名喚【緊箍兒】,原是三個,吾將一個拿去妙用,剩下兩個各有不同,再傳你三篇咒語,路上撞見神通廣大的苦難者,便可勸他學好向善,跟那取經人做個徒弟,若是不聽使喚,可將此箍兒與他戴在頭上,自然見肉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