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依所用的咒語念一念,眼脹頭疼,腦門皆裂,管教他入我門來。”
介紹完金箍,如來又介紹了禪杖和袈裟,那金蟬子的蟬蛻過了數百年都沒找到,如來只能放棄,重新尋來一件袈裟,取名錦斕,交由觀音:“這袈裟、錫杖,可與那取經人親用。若肯堅心來此,穿我的錦斕袈裟,免墮輪回;持我的九環錫杖,不遭毒害。”
觀音菩薩聽后,皈依禮拜走完了流程,退下后又喚惠岸行者隨行,師徒倆從靈山出發,要往東土大唐而去。
行至山腳下被人喚住:“尊者。”
觀音回頭就瞧見一個大肚和尚頭戴草帽,在懷中捧了兩個圓滾滾大西瓜笑呵呵的來了,觀音立即合掌以示敬意:“不知彌勒有何賜教?”
“這次既然要遠行,不如帶兩個瓜去,路上還能解渴。”彌勒將西瓜直接塞進了惠岸行者的手里,又拿過后腰別著的蒲扇笑呵呵說:“我那徒兒通臂前些日子回來了一趟,后來我見他劈柴挑水不似往日沉穩,有些心不在焉的,便又讓他下山歷練了。
菩薩若是見到他了,便也讓他助那取經人一臂之力,只說是和尚我給他打點來的歷練機會,讓他千萬珍惜。”
觀音一聽彌勒這話,人都要麻了。
啊,兩個西瓜就算打點了?
若不是眼前人是未來佛,觀音當場就想讓惠岸行者把那倆西瓜還回去了。
誰稀罕啊!
可偏偏……
觀音這會兒也只得面帶微笑聲音溫潤:“一切,皆是緣。”
“行了,走吧。”彌勒交代完事情,便搖了搖扇子,呵呵笑著走遠了。
觀音看著彌勒的背影,好氣又好笑地搖了搖頭,帶著惠岸行者繼續往前走去,路上又遇到了玉真觀金頂大仙。
看著大仙兩手空空,觀音放心多了,只吃了一盞茶,閑聊了兩句有關東土取經人的事情,便再度踏上了行程。
正走間,忽見弱水三千,觀音便知曉是到了流沙河。
這會兒流沙河邊比此前多了些稀疏的樹木,只長勢不太好,那小院兒還在,院子里的仙田中種著一片草藥。
“卷簾大將何在?”觀音已經做好準備在此處多費些口舌了。
畢竟那卷簾大將的品性祂很欣賞,能在御前當差實力絕對是夠的,再加上吃苦耐勞的品性,最適合給取經人當徒弟了。
卷簾大將從屋里出來,只看了觀音一眼,便是神色一暗,又轉身回屋,將門關上。
“師父,這……”一旁的惠岸行者見狀也是一愣。
他師父可是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走到哪里不是夾道歡迎最高禮遇。
怎地這卷簾大將會如此行事?
甚是不懂禮貌!
惠岸行者不開心,觀音菩薩卻是微微一笑道:“徒兒,卷簾大將一朝被貶數百年孤寂,心中有不忿也是正常,如此這般才需為師點化啊!”
“師父圣明。”惠岸行者這才點了點頭。
這時,那扇門開了,卷簾大將背著一個小包袱走了出來,跪在觀音菩薩面前:“菩薩,小神愿助您護取經人西行。”
畢竟玉帝已經知道他幾百年來毫無進步,留他一命以是仁慈,他萬萬不敢再違抗帝命,只能放棄這令人心動的生活。
看卷簾大將這樣,給觀音菩薩整不會了:“上次來時大將似乎……”
“上次一別,小神想通了。”卷簾大將雙手抱拳嘆了一口氣:“小神太想進步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