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番話如同一劑強心針,瞬間讓麥理浩的心臟劇烈跳動起來。
政績!留名!青史可書!
這正是他這個位高權重的總督內心深處,除了維持穩定外最隱秘也最核心的渴望!
當這份巨大的誘惑真切地擺在他面前,并且被林火旺點破與任期直接關聯時,他原本堅守的“程序正義”和“理性節奏”瞬間崩塌了一大半。
正如林火旺所預見的,人,一旦被點破切身的重大利益,之前再堅固的警惕心便會如冰雪般消融。
看到麥理浩眼中驟然亮起又刻意按捺的激動光芒,林火旺知道火候已經差不多了。
他已經沒有必要再說什么說服的理由,而是從容地從高喬浩遞過來的公文包中,取出那份早已準備好的置地集團內部核心文件《置地廣場改造及新開發戰略計劃書》。
“總督閣下,這正是我接下來想和您重點討論的。”
林火旺將文件推到麥理浩面前,指著封面說道,“基于我們剛才達成的原則性共識,以及您希望盡快看到成果的迫切心情,置地集團提出了一個‘樣板間’方案——立即啟動第一個‘居者有其屋’項目的落地。”
麥理浩拿起文件,迅速翻到執行概要。林火旺則是邊介紹道:
“我們的計劃是:將已經動工建設的原‘置地廣場’項目,整體轉型為第一個‘龍廣場’及其周邊綜合社區。
這塊地,地處中環邊緣,潛力巨大。在其規劃范圍內,將原本定位高端市場的高層住宅部分,拿出來,重新規劃、調整設計,以完全符合‘居者有其屋’標準的平價住宅模式,供應給符合條件的港島市民。這將是港府對外公布計劃后,最快能實現的案例,也是您任期內最具象的政績體現!”
麥理浩越聽,呼吸就越是急促起來。這小林天望竟然要把已經在建的核心項目直接“降格”為保障房?這不僅是一個巨大的姿態,更是實打實的行動力!他繼續往下看,同時聽林火旺解釋具體的操作路徑:
“作為置換和補償,置地集團要求港府,將位于港島邊緣的新界北區、西貢沙田一帶等幾個地塊的長期租賃權或發展權,以協商的公允價值,補償給置地集團,以彌補我們在核心地段原高端住宅項目上的‘利潤損失’。”
林火旺此時在地圖規劃上,點出了那幾個位置偏遠、在麥理浩看來價值遠低于中環地塊的地塊名稱。
麥理浩快速對比著文件中的位置圖和評估價值數據。心中的計算器飛速運轉:沒錯,林火旺選擇的這幾個地塊都是目前港府手中尚未大力開發的“荒地”,總評估價值加起來,從賬面看也僅是略微高于置地放棄的核心地段住宅部分的理論損失,按傳統模式估算的話。
甚至在麥理浩慣性的地價估值體系里,置地還吃了點小虧——畢竟中環黃金地段的地皮,有價無市,其長遠增值潛力公認更高。這條件看起來合理,甚至有些“委屈”了置地。
“補償地塊……這倒是一個切實可行的辦法。”
麥理浩沉吟著,心中的疑慮又去了幾分。林火旺主動降低了門檻,拿出了核心項目做“投名狀”,補償的又是港府眼下不太重視的“包袱資產”。
無論從推進速度、政治效果還是賬面上的資產交易公平性看,似乎都無懈可擊。他甚至開始欣賞起林火旺的“識大體”——這個年輕人為了配合他創造政績,甘愿犧牲集團的核心利益?
他反復翻動著文件,重點確認各項條款細節,特別是關于保障性住房的建設標準、售價上限、認購資格審核將由港府主導,以及補償地塊的具體位置和出讓協議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