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督先生!”
林火旺臉上帶著一種務實而又坦然的笑容,“誠如您所言,我初來乍到,立足未穩。置地集團這樣的龐大帝國,驟然易主,內憂外患交加。”
很顯然,林火旺話語透露著真誠,直指今天由霍震廷主導的華資對置地集團的圍剿。
“在這個關鍵時刻,除了著眼于傳統的、可能面臨激烈競爭和掣肘的盈利模式。我更希望另辟蹊徑,通過與港府的深度合作,在改善民生、提升港島居住環境的同時,也能為置地集團本身,以及我個人,積累足夠的正面口碑和良好的社會聲譽。
這難道不是是一條雙贏的路么?難道說,港府會拒絕一家大型企業主動放低身段、放棄部分眼前利潤、愿意深度參與解決社會問題的合作請求嗎?這樣的合作伙伴,應該多多益善吧?”
“歡迎!當然歡迎!”饒是內心諸多警惕和懷疑的麥理浩,此時也被林火旺這番坦蕩的“政商共贏”說辭稍稍打消了疑慮,臉上再次浮現笑容來,“小林生,我們港府,自然是做夢都希望港島的各大地產發展商,都能夠像你這樣,具備如此深遠的社會責任感和長遠眼光!這樣的合作,我們當然非常歡迎!”
麥理浩一邊說著,一邊在內心快速盤算著。
并且,他再次審視了計劃書中關于“居者有其屋”項目的核心條款。
置地的權利和責任,港府需要配合的土地政策、交通規劃(港鐵)等。
他反復確認,至少在文字層面,林火旺沒有給他預設任何明顯的法律或政策陷阱。
最關鍵的是,作為一個華裔商人,縱使他頂著日籍身份。
在殖民統治的港島,麥理浩確信林火旺沒有膽量、也沒有能力在港督和港府頭上動土。這似乎只是一個想尋求政治支持的新晉大亨,進行的一次巨額的“政治投資”或“聲望投資”。
“原則上……”
麥理浩沉吟了一會,終于點頭,以十分官方的嚴謹口吻回應林火旺道,“小林生,我代表港府,認可你的這個‘居者有其屋’合作計劃。它十分符合當前解決港島社會矛盾的迫切需要。”
說到這里,麥理浩又話鋒一轉,強調道:“不過,小林生,你也知道,如此重大的民生工程,關系到千家萬戶,程序上必須完備。這涉及到復雜的前期規劃、土地測繪、成本核算、法律框架協調……
比如房屋署、土地管理署、城市規劃署、財政司……諸多部門都需要介入。畢竟需要港府實實在在的投入和計劃,我再怎么估計,至少也需要一到兩年以上的聯合評估、公眾咨詢和內部論證,方能進入實施階段。急不得啊。”
“總督閣下!!”
聽到這話,林火旺微微皺眉,然后立馬果斷打斷了麥理浩“按部就班”的想法,十分強勢地說道,“兩年評估?一年論證?然后再花兩年選址規劃?等到第一期房子真正落成交付,黃花菜都涼了!
五六年時間過去,門外那些住在木屋、鴿子籠里的市民,要忍受多少個煎熬的日子?港府改善民生的承諾,又要被多少人詬病為‘雷聲大雨點小’?更重要的是,總督閣下您……”
林火旺目光炯炯地盯著麥理浩,然后一語中的地說道:“您主政港島的任期,還有幾年?‘居者有其屋’若能在您的任期內,從宏偉藍圖變為首個、甚至多個拔地而起的新社區,真正惠及數萬港島基層市民,讓‘麥理浩’這個名字不僅與廉政公署掛鉤,更與徹底改變底層居住環境的歷史功績融為一體……
這才是可載入港島史冊的卓越政績和萬民稱頌的聲望!您難道,不想在自己的辦公室里,親手簽署第一份合作文件,親眼見證第一批受益市民的笑臉,而不是只留下一個還在論證階段的計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