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瓏就納了悶了,這員將領是有什么毛病嗎?這都追出長安十多里地了!
就在這時,他坐下的戰馬嘶鳴一聲,前蹄一軟,“砰”的一聲摔倒在了地上,連馬背上的他也重重的甩了出去,滾落進草叢中。
“哎呦……”
韓瓏只覺得肩膀、胳膊還有胯骨傳來一陣火辣辣的疼痛,右腳還被馬鞍重重壓了一下,疼的他直冒冷汗!
下一刻,四周火光亮起,馬蹄聲雜亂,將地面的塵土踩的漫天飛揚,空氣中一股土味,遠處還有更多步卒手持著火把和刀槍趕來。
李卿手持長槍立在馬上,臉上還有些擦傷,但在看到被七個親軍背靠背護在中心的藍田侯時,滿身的疲憊和疼痛,都在這一刻煙消云散了。
生擒了叛臣韓瓏,重新奪回長安后,韓登傳檄關中各府州縣及駐守軍將,向他們宣布內亂已經平定,命令他們各司其職,打擊匪賊盜寇,護境安民。
這場因關中王韓玨逝世而引發的內亂,在歷時六十七天后,終于被平定。
八月十五,中秋佳節,等待已久的鎮西將軍文若受關中王韓登邀請,率領五萬大軍西出潼關,進駐到長安西南的鄠縣。
在關中貴族的支持下,韓登宣布改旗易幟,關中府、鳳翔府、興德府、馮翎府、以及先前被關中軍占領的河內府,全體擁護鄭王文訓的領導,接受來自汴京的調遣和命令。
消息一出,天下震動!
蜀主孟玄立刻派使者前往長安恭賀,說自己原本還想著幫關中王平定叛亂呢,沒想到關中王竟然如此英明神武,這么快就解決了麻煩,真是可喜可賀。
那我們就放心了,先回東川了啊,不用送了。
八月二十,洛陽府尹賈建宣布歸順文訓,文訓仍令賈建為洛陽府尹,加新安郡伯,其子賈騏加鞏義縣男,一門雙爵。
九月初,鄭王文訓命次子、滄州留后文初守備汴京,令吏部尚書杜宣、京兆尹馮延、左武衛馬軍都部署薛定協理政事。而他自己則是帶著世子妃韓意,在御林軍的護送下,西巡關中。
至此,除了孫芝所在的晉陽府,以及申屠明光手中的云中府、九原府和漠南六鎮之外,其他所有原屬于大周的領土,已經全部被文訓兼并征服,牢牢掌握。
九月十五,渭城,韓家族墓。
高坡曠野上,平整的石板磚鋪就出寬闊的廣場,氣勢恢宏的建筑群落修筑在黃土隴頭,這里地勢很高,山頂平坦,正是韓家墓園所在。
檐下、院角、道邊、山坡,到處都是威武雄壯的御林軍在警戒站哨。前關中王韓玨的巨大陵寢前,數百人整齊的站立在廣場上,他們是來自關中各地的豪門貴族、官員士紳、飽學鴻儒、名望鄉老。
陵墓四周插著各色旗幟,中央銅鼎里香火裊裊。肅穆莊嚴的正殿主堂內,寬大的黑木案臺上擺放著韓家歷代先祖的靈位,金色燭臺被上面的蠟燭融化后流下來的蠟水包裹,各種祭品擺滿了貢桌,從東到西足足有幾十米長。
韓意已經褪去了華麗莊重的世子妃服飾,換上了一襲白衣孝服,與世子文若、關中王韓登、王妃申屠忘憂一起跪在韓玨墓碑前的黃色蒲團上。先王后韓高氏及各位側夫人都跪在另一旁的燒紙銅盆前。
漫天紙錢灑落,魂幡迎風飄揚,山風撫動枝頭梢葉,簌簌作響。
一身淡黃色明繡的文訓,舍卻鄭王身份,屈尊降貴,以兒女親家的名義親臨此地,進香祭拜曾經的朋友、同年、袍澤、親家……
以及對手,韓玨。
當他將三炷燃香插入案前的銅綠香爐中時,立在廣場中的關中臣屬們,紛紛掩面拭淚,啜泣聲此起彼伏。就連那些曾經跟隨韓玨縱橫沙場、殺人如麻的悍將們,也都個個紅了眼眶。
韓意抿起朱唇,兩行晶瑩的清淚順著潔白無瑕的臉蛋滑落。自從十四歲那年離開家鄉,嫁去汝南,她就再也沒有見過父親。因為身份和時局的影響,回娘家對她來說,是一種不可能的奢望。
如今終于回到家鄉,回到了魂牽夢繞的故里,可是父親卻成了冢中人。
世人都羨慕豪門望族坐擁萬貫家財,不事勞作,受人供養。可誰又能懂這種骨肉分離不能相見,再見已是永別的痛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