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一場,我也不會拿你跟外人一樣,況且還有若兒、還有大鄭的臉面……”
文訓的眉宇間盡是悲傷之意,夫妻相攜幾十載,臨了卻還不如一個才認識六七年的小子,人生真的是太荒誕了。
他努力撐起自己的身子,扶著繡榻邊、換到銅雀燈臺、又換到冰冷的殿柱和檀木門,身影落寞的抬腿緩緩走出了殿門。
“皇后以后就待在清露宮吧,沒有朕的旨意,此生不得踏出一步!!”
聽見那道漸行漸遠的熟悉聲音說出如此絕情的話語后,皇后絕望的閉上眼睛,兩行淚滴從臉龐滑落。
為什么會變成這個樣子……
如果可以,她真想回到汝南,回到那座夫妻和睦、兒女繞膝、陽光明媚的宅院里,那時候,弟弟還在和丈夫把酒言歡,大兒子也會很懂事的將好東西都讓給二兒子和兩個女兒,富貴之家,難能溫馨,別無所求。
如今,這汴京的深宮高墻,太涼了……
皇后的手段和態度,徹底寒了文訓的心,甚至讓他有一些自暴自棄的想法,需要時間來緩和。說真的,打擊實在是太大了,個中感受,別人是無法共情的,凌晨都不行。
第二天朝會,文訓宣布了兩道旨意,第一個是讓太子開始接手處理政務,非軍國大事,可不必上報。
第二個是讓淑妃接手后宮大權,總理禁中事務,女官任選、宮女調動和一切開支都由她決斷。
整個汴京風起云涌,坊間謠言不斷。
禁中事務本應該由后宮之主決斷,如今突然分付他人,皇城之中發生了什么事?帝后之間是否產生了嫌隙?
聯想到周家如今正在被一步步的踢出權力中心,實在不能不讓人浮想聯翩。
可要說皇后失寵吧,太子的地位卻比以前任何時候都要更加穩固,權力也大到沒邊了!常務副皇帝。
陛下置身之外,將一切交付給他,很明顯就是已經在為身后事做準備了,未來的方向漸漸清晰明朗。
只要太子地位無虞,皇后就不可撼動,她可是太子的親生母親啊!所以這兩道旨意本身就很矛盾。
帝心……越來越難測了。
但作為最應該得意的兩個人,太子和淑妃的反應卻出奇的一致——
很平淡。
文若并沒有上去就搞一言堂,霸氣側漏。而是事事都虛心向右相請教,態度謙卑的同六部尚書、侍郎們商議定奪,十分耐心的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每天都雷打不動的進宮給文訓請安,匯報當日工作和關心父皇的身體狀況。
連林濟遠這種在雞蛋里都能挑出骨頭的人,也對太子贊不絕口,頗為滿意。
那位久居深宮內院的淑妃也不是簡單人物,這事要是換了別人,早就趁她病要她命,騎在正室頭上拉屎了。
她沒有。
她也是每天雷打不動的前往清露宮請安問好,后宮中的大小事務、人員安排和一切支用,她都要等皇后點頭同意了才會去執行。
不僅如此,她甚至還冒著觸怒文訓的風險,委婉的替皇后說情,從兒女們的感受、臣民百姓的議論、大鄭的顏面體統各個方面旁敲側擊的勸說。
這種奇葩行為讓很多后宮妃嬪都難以理解。
有沒有起到作用不知道,反正文訓是越來越信任她了,去她宮中的次數也越來越多。
都是高手。</p>